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
1952年2月生于北京。主要著(译)作有:《同性恋亚文化》、《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中国女性的性与爱》、《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等。李银河研究员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并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发表于2024-12-22
生育与村落文化·一爷之孙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学术类的书本很少能让我读的这么快的。内容很好读,一点不难懂,总的结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不少例子了,当然我也不敢说本书的起点——并于帕森斯的假说一定就全对,但确实有不少现实根据。 相对比,我觉得其中分成每个章节的说明更吸引人,让我对夫妻,择偶有了更神圣的感...
评分很好的书,想推荐给某人,引导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最终遗憾没有做成。这书是我09年读过最有益的书,家族家庭与夫妻家庭,呜呼,吾人治学,不幸为学所治。
评分突然觉悟:俺亲爱的蔡老师的授课方式跟李老师这本书的方式一样——用故事方式阐述晦涩的社会学理论,通俗易懂,又不乏有趣。 非常佩服李老师作学术的认真和执着。。。
评分在公交上看了关于生育精神动机的这一部分,感觉得记下来,一是实现人生价值,二是传宗接代,三是?因为还未看到,所以印象不深,其实这本书的大半部分都已模糊,所以也会在读着读着书的时候思绪飘离:是否读书于我而言是要有用的?如果我读的书只是诗歌、小说一类,好像也不太...
评分读后记大约有两种方式,一是偏向描述读书前后的所见所想,二是着重从书中内容入手引经据典加以佐证或反驳。想必没有系统学习过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自己多半只能从前者入手,记录下阅读此书的种种心理变化。 在市立图书馆中很偶然地遇见了这本书——自然不是在寻找此书...
图书标签: 社会学 李银河 人类学 中国研究 人口学 社会.人类学 计划生育 比较家庭法
本卷收入的两本书是我在家庭社会学领域的一点探索心得。《生育与村落文化》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书以我国南方与北方各一个村庄中所搜集到的资料为依据,比较了生活在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们在生育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并探讨了这种差异所具备的理论上的意义。
《一爷之孙》是通过对北京一个大家庭(六代百余人漂自同一位祖先)的研究资料写作而成的。书里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家庭的人际关系及其模式变迁。由于这项研究采用的是深入访谈的方法,当然就得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对于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社会学研究要“出故事”的教诲,我始终念念不忘,并且引以为研究的真谛和乐趣之所在。
以儿养老的转变与货币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当多口人不过锅里添碗水自然是多生多个劳动力。没道理要双亲拿自己的养老钱给子女婚嫁。中国人太多了,降到10亿以下那是极好的。老龄化都是因为以前生太多现在又没生那么多,可若有人说宁愿像几十年前生好多个也不要老龄化那我只能认为这人脑残片吃多了。中国既然经历过人口红利了必须想到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也是会老的,而且人口红利的结束将逼迫经济转型,血汗工厂统统消失吧,让劳动者得到应有的尊重,难道中国人有口吃的就能任所欲为了吗?为维系国家的存在将大部分人维持于很低的生活水平作为劳动力来榨取剩余价值然后鼓励继续产生下一代作为源源不断的劳力,我深恶这种卑劣。国家和家族只能是人的生活的组织途径而非目的。说起来都是自作孽……还是把人口第一的桂冠让给印度吧。
评分林宏佳在结尾说过一段话挺好的,亲戚还不如朋友。 大家庭的消亡是必然的
评分林宏佳在结尾说过一段话挺好的,亲戚还不如朋友。 大家庭的消亡是必然的
评分近几年跟赵女士交流也才发现,生养孩子是农村妇女最大的趣味和使命。
评分家庭社会学——人的诞生与养育,被呈现为生育与家庭生活的一体两面。《生育与村落文化》基于实证分析实现对微观人口学“孩子成本效用理论”的批判,即微观人口学理论建构在理性家庭假设与市场化生育决定行为之上,而中国的村落文化使生育决策表现出“一种不计经济后果的性质”;换言之,城市化对都市文化的普及是人口控制釜底抽薪之策。《一爷之孙》则用一个经验化的家族访谈验证帕森斯假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家庭会经历从扩大家庭到核心家庭的转变,即从亲子轴为主的家庭向夫妻轴为主的家庭的转变;家庭向现代性的转变就是亲属关系团体的分界和核心家庭体制的出现。个人主义崛起,“传统的超核心化的家庭关系正在不可挽回的逝去”,“从仅看重家庭价值的观念模式向个人、家庭、社会三种价值并重的观念模式的转变”。
生育与村落文化·一爷之孙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