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Max Weber1864-1920)德國學者,與馬剋思,塗爾乾齊名,並列為現代社會學的奠基者,曆任柏林,弗萊堡及海德堡等大學的教授,曾主編著Archivfur Sozialwissenschaft und SozialpolitikG與Grundriss der Sozilokonomik。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會學論文集》及《經濟與社會》等最為重要。
本書收入韋伯最著名的兩篇演講:《學術作為一種誌業》和《政治作為一種誌業》。這兩篇演講,是韋伯去世不久,在戰爭與革命因襲下的德國“新”文化的重鎮慕尼黑發錶的,是20世紀思想的最重要文獻。韋伯總攝他一生學術、思想、道德與政治的關懷,通過曆史與社會學角度的比較分析,以及在道德價值層次上的批判反省,就學術知識與政治行動的性質、條件和限製,提齣冷酷的界定和慷慨的呼籲。它們讓讀者沉痛地認識到近代人處境的艱難,也迫使讀者用“英雄倫理”的態度,在“平實的眼前工作”中,把握住關係到人性尊嚴的一綫希望。
發表於2025-04-11
學術與政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韋伯的社會學一般叫理解社會學。基於是否有意圖這一標準,韋伯對行動和行為作瞭嚴格區分,行動帶有意圖。帕森斯說,這一區分是理解社會學的邏輯起點。 理解社會學關注行動者賦予其行動的意義、目的,因此它不同於行為主義式做法,後者脫離行動者的主觀層麵對行為進行外在描述。...
評分1。一個教師所應當做的,不是去充當學生的精神領袖,不是立場鮮明的信仰灌輸,而是盡力做到“知識上的誠實”,去“確定事實、確定邏輯關係和數字關係或文化價值的內在結構”,因為沒有對手和不允許辯論的講颱,不是先知和煽動傢應呆的地方。 2。一名正直的教師,他的首要職責...
評分Max Weber的這本小冊子對後世影響之大,恐怕他自己當時都不曾預見到。書中收錄的兩篇演講《以學術為業》和《以政治為業》,作於1919年,其時正是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曆史走嚮的拐點——一戰結束,德國戰敗,大繁榮,大蕭條……都在這一年前後陸續鋪開。整個時代的精神是焦灼不安的...
評分“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將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終極而最崇高的價值,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一個超越世界,或者流於個人直接關係上的一種博愛。” 韋伯的演講或許算不上振聾發聵,至少堅定有力。在場的學人們直起身,屏息...
評分1。一個教師所應當做的,不是去充當學生的精神領袖,不是立場鮮明的信仰灌輸,而是盡力做到“知識上的誠實”,去“確定事實、確定邏輯關係和數字關係或文化價值的內在結構”,因為沒有對手和不允許辯論的講颱,不是先知和煽動傢應呆的地方。 2。一名正直的教師,他的首要職責...
圖書標籤: 社會學 韋伯 馬剋斯·韋伯 政治 學術 政治學 哲學 韋伯作品集<Ⅰ>(學術與政治)
看完覺得現實很悲哀
評分悲觀主義者
評分神馬叫真的牛逼。這就是。
評分結閤Strauss的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第二章對韋伯的批評,基本可以看清兩大陣營的分歧。但我始終疑惑Strauss對韋伯批評是否公正,畢竟如果完整地考察韋伯對於學術和政治的分工,好像並不會必然導緻虛無主義。不在學術上持有絕對價值與不持有絕對價值應不同
評分韋伯真實誠!
學術與政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