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訴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本書是“德波頓作品係列”之一。普魯斯特的煌煌巨著《追憶似水年華》是那種誰都覺得自己應該去讀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又確屬望而生畏的書。但在德波頓的這本結閤瞭文學傳記和實用、勵誌手冊的書裏,作者以他嚴正詳實的專業學識為根基,用他的生花妙筆嚮我們娓娓道齣《追憶》的真正妙處,描繪齣普魯斯特真實而又生動的精神肖像;同時他又把聖典拉到人間,從巨著和大師身上尋覓到改變我們每個普通人榖世人生的妙招法門,指點我們如何珍惜時光、體驗人生的真諦、學會調整人生的輕生緩急。
知道德伯頓是因為一篇關於旅行的文章,大概是叫《旅行的藝術》,不知道是不時後來同名的散文集中的一篇。號稱英倫纔子,拉雜、優雅、舒徐有緻的語言風格,厚實而內斂的資料,都叫人覺得新京報的專欄作傢太偷懶瞭(因為沒有知識全是午睡後的口水),而瀋宏非太土(因為他恨不得...
評分我們每每說得到瞭就會珍惜,最後卻總是失去纔知原來未曾珍惜到擁有。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覺得好溫暖。 天氣變涼,廣州的氣候一下子由初夏轉至深鞦,我已把自己裹得像鼕天裏的小刺蝟,全副武裝。 這本書是給東和我藉的,在圖書館找瞭半個小時的書,...
評分沒事乾的青春,實在是無聊,一無聊的時候,除瞭偶爾對白白嫩嫩的女生意淫一番,剩餘的大部分時間自己也就想著法子往書店跑。 高中的時候去學校對麵的教育書店,透過一堆教材擠成的小山丘,一個頭埋得很深的中學生,正津津有味地翻著村上春樹。雖然那段時間正好是村上體風靡的...
評分我在旅行中的常態,是戰時狀態。齣發前必讀旅行手冊,地圖上做標記,網絡上參考攻略,攀比路資,查到傢居式旅館必發郵件問地段講價錢,再到小心翼翼擦拭相機鏡頭,寫好吃穿住行的便簽,隨身物一件件對應裝箱,這纔剛剛開始。到瞭目的地,一定學究氣上湧,對照資料,邊看邊“解...
評分2004年4月上海譯文齣版社重磅齣版阿蘭·德波頓平裝本文集:《愛情筆記》、《哲學的慰藉》、《旅行的藝術》、《親吻與述說》、《愛上浪漫》、《擁抱逝水年華》一套6本,當年5月,譯文齣版社盛邀德波頓本人訪華,引起國內讀者極大關注,之後相繼推齣《身份的焦慮》、《幸福的建築...
我最不喜歡這一本 當然 也說明 他的書讀三本足以 多者膩味
评分作為八卦愛好者,這本書簡直是居傢旅行必備良品,看起來既輕鬆又有趣,從普魯斯特父母親友到伍爾夫喬伊斯一應俱全。德波頓英式幽默恰到好處,很像BBC拍人物傳記時那個戲謔的旁白,愛讀火車時刻錶的他,病痛的他,得用一個特彆彆針憋住內褲纔能睡著的他,穿毛衣在床上度過一輩子的他,對朋友慷慨大方對事物隱秘洞察的他,勤奮的他。本來也隻是四星,可是最後四十頁實在是正中我心。他說,“想象的占有”纔是有效的,以及“將大師感受到的東西在自己心中重新創造齣來”,“閱讀時通嚮精神生活的一扇門,它可以引導我們進入精神的世界,卻不構成精神生活本身”。藉不到奧德賽的我開始重讀這七捲本的磚頭,巴特讓我忽然看到瞭他和托相似的地方,那麼慢慢享受,不急。德波頓這談笑之間的功夫,鑒賞把玩卻狠準的把握,亦莊亦諧下的虔敬之心,拜會瞭。
评分讀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是痛苦的,但是你以為讀德波頓關於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是輕鬆的,那你就錯瞭。我錶示這本書讀著不比讀原著輕鬆多少。。。
评分2010 5.11
评分纔子就是纔子 纔子的文章應該多看看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