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詠慧,原名黃進興,1950年生於颱灣。美國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受業於史華慈、餘英時兩位先生。曾任教於颱灣大學、颱灣“清華大學”與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2008年榮任颱灣中研院院士。著有《曆史主義與曆史理論》、《優入聖域》、《聖賢與聖徒——曆史與宗教論文集》、《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半世紀的奮鬥》等。
《哈佛瑣記》是筆者個人對哈佛求學時代一些瑣細的迴憶。除最末一篇----〈重返哈佛〉----是描寫去年歲末重返哈佛的經歷之外,其餘十四篇都是記載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之間的見聞。
不可否認的,這些迴憶都十分主觀,因此不免是片麵的。讀者不難在字裡間發現筆者對哈佛的偏愛,這個偏愛實源於六年哈佛生活所產生的深摯情感,而不是可以用理性來推論的。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隱藏一個奧秘的精神泉源,不斷地支持他在現實世界裡過活,尤其在俗事紛擾之際,還能迴到自己心靈的世界滋養休息,以便重新齣發。
哈佛的可貴之處,便是提供一個良好的氣氛,讓每個人嘗試去錶達自己,發覺真實的自我。在哈佛,每人受到鼓勵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覺,按照自己喜愛的方式去生活。除瞭個體層麵的解放之外,哈佛還能夠承接西方智識的傳統,使置身其他的人隨時可以與古人精神相往來。
威廉‧詹姆士 (William James)曾描述他心目中「真正的哈佛」,他說:我相信,就培植自主與孤獨的思想者的苗床而言。除瞭哈佛大學,無齣其右者。哈佛的環境不祇允許,而且鼓勵人們從自己的特立獨行之中尋得快樂。相反的,倘若有天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模成單一固定的性格,這將是哈佛的末日。
筆者毫無異議地贊成詹姆士的想法。
的確,世界上還有不少大學的歷史比哈佛更悠久,還有不少大學的校園比哈佛更美麗,還有不少大學的精神比哈佛更貴族;但對筆者而言,隻有哈佛纔是心靈的故鄉。
=================================
三十年前,懷著前往“西方取經”的宏願,遠渡重洋,到哈佛進修。其時名師雲集,諸如哲學的羅爾斯、心理學的科爾伯格、社會學的貝爾、思想史的史華慈,百傢齊鳴,交織成一部波瀾壯闊的交響麯。身臨其境,聆聽人間知識的麯目,何其幸運。雖然隨著歲月的流逝,大師逐一隕落,哈佛也邁入一個“無大師的時代”。但這種自由、多元、獨立的學術精神,卻深植我心,且影響瞭日後自己治學的取嚮,而受用無窮。誠如詹姆斯所言,哈佛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因此,真正的哈佛人無需魂牽夢縈,而是勇往直前,開疆闢土,追尋美麗的新世界。
發表於2025-04-14
哈佛瑣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哈佛和西南聯大,皆是我心中追求真理的淨土。因此,讀吳詠慧(這名字就挺哲學,"詠慧",愛智慧嘛!)的這本《哈佛瑣記》時,也不時會勾連起西南聯大的教授學者們,算是件饒有興味的事情。 學者大師,勿論中外,皆有那麼一股氣。著在中國學人身上,便有幾分狂和硬。...
評分零碎的的時間讀完瞭這裏麵零碎的故事,而下麵這兩行字當是不會忘掉的: 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a VERITAS. 讓柏拉圖與你為友,讓亞裏士多德與你為友,更重要的,讓真理與你為友。 這是扉頁上寫著的哈佛校訓,對比起國內各名牌大學的校訓多的是一...
評分在這個熱浪潮天日新月異的世界,不上大學你敢麼?教育製度再不對勁兒也培養瞭一代又一代的學子瞭,大勢所趨,我隻是可有可無的那一粒。我明白這個世界並不缺乏批評傢,不缺人纔。誰都有權利喊一句,什麼他媽的狗屁教育製度,誰都可以抱怨。學生可以,教師也可以,傢長可以,...
評分美好、自信、開闊、嚮上。對知識的欣喜與贊美,和對公平、公正的渴慕與索要,無論怎麼樣的姿態的敘述都不過分。Widener Memorial Library 的海量藏書也許寄寓著索爾仁尼琴1978年哈佛演講的答案,對自由的邊界與人心修證的交融期許。2013.8.23
評分美好、自信、開闊、嚮上。對知識的欣喜與贊美,和對公平、公正的渴慕與索要,無論怎麼樣的姿態的敘述都不過分。Widener Memorial Library 的海量藏書也許寄寓著索爾仁尼琴1978年哈佛演講的答案,對自由的邊界與人心修證的交融期許。2013.8.23
圖書標籤: 隨筆 哈佛 教育 哈佛瑣記 三聯 人文 大學 散文
讓人心動~~
評分06-12,一個深夜
評分令人無比嚮往的地方,身邊都是優秀、有趣的人。 留給孩子看,勾引他/她去考哈佛。
評分讓人心動~~
評分讀的是最早的三聯版,米色封麵,藍白底標題
哈佛瑣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