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飚
1972年出生于温州市区一个教师家庭。1990年从温州中学毕业保送北京大学。1998年获北大硕士学位,当年受邀免考牛津大学博士,2002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牛津大学人类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人口流动和社会、经济变迁的研究,曾在国内和澳大利亚、印度作长期的实地调查。
发表于2024-12-22
跨越边界的社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书作者通过对中国首都内以浙江人为主体的移民聚居地进行为期六年的研究调查,重点关注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人口流动的监管放松之后,这群进城经商的浙江人如何形成完整社区,以及他们所发展起来的服装产业以及其运营模式和城市化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互动。作者利用...
评分读书笔记最好还是刚读完时写,拖个一天,竟不知从何下笔。双节假期一半时间用来啃这本,好像回到上学时,可以跳出自己的小圈子,通过读书激发出对他者问题的思考,贪恋这种感觉。 社会学可真是包罗万象,开餐馆的、做衣服的、当保姆的,甚至毒品、监狱等等等等都可以成为研究...
评分 评分给我一杯威士忌,(聊的)太开心了。两个聊到兴致处,许知远的酒欲大发,幸甚至哉。 许知远开头评价的项飙:我非常理解他,他去印度、澳大利亚对IT民工的调查,他对高速流动身份的这种理解与追求。他是这个时代少见的解释者,他解释了很多东西。对于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很直接的冲...
评分1,温州人真是了不起,当年看<三峡好人>就有感悟,农民进城对待阻挠歧视挑衅种种,有自己的应付办法,无非是忍着,以软对硬,而且不容易在心里生下仇恨的种子, 不像读过几本书的人,心高气傲,阶级感强. 温州人的了不起就是能以超强的忍耐力适应社会环境,又以超旺盛的生命力打开一片天...
图书标签: 社会学 人类学 项飚 城市研究 城中村 社会调查 中国研究 中国
作者利用同乡之便,深入位于北京城乡结合部的“浙江村”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用大量第一手的材料,描述了“浙江村”与周边村镇,政府部门,大中型国有商业企业的互动,分析了在深刻而巨大的社会变迁中,方方面面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以及他们的对策。
本书选材新颖、内容丰富、视角独特、涉及的问题既深且广,堪称有前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触及社会和人民心理深层变革的佳作。
在今天读这本书有种别样的现实意味,95年对浙江村的清理与这个冬天发生的事件几乎一模一样。觉得浙江村人似乎把实施清理的政府主体视作一种哥斯拉式的自然灾害,你怎么能和哥斯拉谈条件呢?所谓“逃避”,大概也就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不过虽然作者把回潮后说得和原来没什么两样,但据我所知,95年后温州商人也确实逐渐衰落,不复当年弄潮儿之勇了。未必都与清理有关,但似乎是一个预兆,就像是,“奥妮克希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我来说最珍贵的是那些对现实经验的记录,“系”与“关系丛”的概念虽然能够解释许多问题,但似乎并不如知道有些人曾那样活过重要。
评分温州人在78年以前就已经全国各地到处跑,打家具、搞建筑、养蜂了,58年到60年农民其实都是在私下单干,只是做做“共产”的样子罢了。所以改革开放从来就不是谁“设计”出来的,而是哈耶克所说的spontaneous order,更不是政府的什么功劳——相反,在此书中我们看到,政府做的,其实一直是阻碍改革的事情,折腾辛辛苦苦工作(每天做工到凌晨一两点)的温州人,运动一来就拆了他们的房子,风头过后,他们又纷纷回来。
评分文津阁买的旧书,六折。值了。
评分基本的思路取法于两本书:《江村经济》与《街角社会》,对浙江村内“灰社会”的描述尤其有《街角社会》的味道,这也提示着我做“社区”研究的范畴定位与方法,一是对问卷设计不用报什么期待,因为“最好的问题都不是问出来的”,二则是对“精确”不必报什么期待。浙江村之所以是跨边界的,是因为从人的行为、资本的运作、关系网的建构等角度来说,空间形成了故乡、大红门、海外、内地多个城市之间的流动,野蛮生长中有精密的传统与结构,也即被重点谈论的“关系”:行动者本身是在和关系的互动中被塑造的,系、锁、圈子、背景、丛等关系模式镶嵌制约。不过项飚对“理性”的理解和经济学里的“理性”显然不是一个,不然也不会认为经济学没有解决“理性怎样被表达”的之类问题。总之,私营早就有了,清退也早就有了,但回潮,更是连绵不绝的。
评分文津阁买的旧书,六折。值了。
跨越边界的社区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