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1822年12月24日-1888年4月15日),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詩人、文學和社會評論傢,尤以對當時的“野蠻人”、“非利士人”和“群氓”的各種情趣和時尚進行權威性抨擊而著稱,宣揚以文化來抵抗當時英國社會缺乏準則和方嚮感的“無政府狀態”。主要著作有:《新詩集》、《評論一集》、《評論二集》、《文化與無政府狀態》等。
本書是一本對20世紀英國的社會與文化發展有深遠影響的名著。書中批評瞭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人的自滿、習俗和拜金主義等,提倡文化,“以公正無私”的努力,研究和宣傳世界上所知道和想象的最好的東西,從而使新的、正確的觀念形成一種風尚。
發表於2025-04-25
文化與無政府狀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滿月酒還是追悼會 關於上海乃至中國文化批評的構想,我從來都沒有試圖建構一個遠景式的描述,做這樣一項工作不僅遠遠超齣我的個人能力,從根源上講,拒絕動手的初衷是害怕從虛空中徒勞地喚齣諸多失意情緒來。昨天在復旦舉行的“上海文化批評的未來”討論會場中,一種無法言說...
評分英國佬 馬修·阿諾德 在 1869 年的時候這樣說道“……不管怎麼說,這些人如飢似渴地抓住這些言辭,以此證明他們的人生方式十分閤理……” 我們對警句格言的依賴由來已久,有些時候甚至達到不可或缺的地步。對戀愛也好對社會改革也罷,總而言之就是要引徵據典的搞一些東西來支...
評分文化明白自己要確立的,是國傢,是集體的最優秀的自我,是民族的健全理智。良知作證,文化要樹立國傢的觀念,不僅是為瞭維護秩序,也同樣為瞭實現我們所需要的偉大變革。(P64) 文藝復興是希臘精神的再次覺醒,並在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等領域中接觸璀璨的果實。但如同古代多神...
評分文化明白自己要確立的,是國傢,是集體的最優秀的自我,是民族的健全理智。良知作證,文化要樹立國傢的觀念,不僅是為瞭維護秩序,也同樣為瞭實現我們所需要的偉大變革。(P64) 文藝復興是希臘精神的再次覺醒,並在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等領域中接觸璀璨的果實。但如同古代多神...
評分·滿月酒還是追悼會 關於上海乃至中國文化批評的構想,我從來都沒有試圖建構一個遠景式的描述,做這樣一項工作不僅遠遠超齣我的個人能力,從根源上講,拒絕動手的初衷是害怕從虛空中徒勞地喚齣諸多失意情緒來。昨天在復旦舉行的“上海文化批評的未來”討論會場中,一種無法言說...
圖書標籤: 文化研究 阿諾德 英國 文化 政治學 馬修·阿諾德 社會學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馬修阿諾德錶現齣瞭維多利亞最後一代知識分子的氣質:傳統的胸懷寬廣的文人,而非如今做專門學問的學人和市場導嚮下的商業寫作者。他拒絕被捆綁在單一的話語領域,對界限抱以嘲諷。他尋求使思想對整個社會生活産生影響,不斷地重申自己的無體係(用幽默的方式)。野蠻人、非利士人和群氓的三大階層分類是他對現代社會的精準而頗有幽默的錶達,在駁斥彌漫社會的亂糟糟的潮流觀念時,阿諾德不厭其煩地說理,也許讓隻重行動輕視思想的人不耐煩,但阿諾德非常清楚他麵對著什麼樣的力量,想撼動的是怎樣的痼疾,從不存有畢其功於一役的幻想。其所認為的希臘精神乃是人類生活的主要動力,並非意在取消希伯來精神的火與力,而是真誠地相信人的平衡纔是走嚮美好與光明的前提。這樣的灼見為何在這個猙獰扭麯的時代成為故紙堆裏的舊物,我們其實心裏有數。
評分看得好頭疼,我還是太高估自己 →_→
評分馬修·阿諾德認為,真正有益的“文化”應是那種能使世界變得更為美好的“內在動力”(區彆於政治傢們口號式的承諾)。書名的另一部分,“無政府”的無序狀態則是他相當反感的,因為其無助於更好的人類生活的實現(效果截然相反)。魯迅先生曾經專門在《摩羅詩力說》裏提到過馬修·阿諾德,看此書對當時英國文化與社會的尖銳批評,確實與魯迅有相似之處。
評分天
評分翻譯的非常贊,讀的過程酣暢淋灕。但或多或少馬修都給我一種文化衛道士的感覺,追求精神的絕對狀態,將文化視為一切之基礎,其他都是工具和手段。但也錶達瞭對文化的理想追求,對於自由的工具手段論很贊。許多觀點未必絕對正確,但是確實是一種警醒。
文化與無政府狀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