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
葡萄牙当代最杰出的作家。1922年生于葡萄牙,高中时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先后从事技工、文员、记者、编辑等多种职业。1979年开始投入文学创作。1982年出版的《修道院纪事》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此后出版《里斯本之围》《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等多部影响深远的小说。1998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葡萄牙迄今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2010年在西班牙兰萨罗特岛去世。
西方国家某城市部分居民突患“失明症”,且呈火速蔓延之势。政府在惊恐中将失明的男男女女关进了废弃的“疯人院”,以期在隔离中令患者自行“消失”。失明者在恐慌与无助中度日如年,苦不堪言。一伙盲人强盗入院后以武力垄断了食品的分配权,更惨无人道地强迫女盲人前去“服淫役”。足智多谋的少妇,逆来顺受的丈夫,炽如烈火的妓女,心狠手毒的恶棍,演绎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人性中的恶与善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1987年翻译家范维信即将赴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文学院进修。启程之前恰逢巴西作家若热•亚马多访华。他在香格里拉饭店设宴,邀请作家、翻译畅谈。席间,亚马多问范维信对于葡萄牙作家有多少了解,范坦诚地说“两眼一抹黑”。次日老作家便把一封“介绍信”交给他,信里所标出的十...
评分乌苏拉对抗着家族男人的癫狂,撑起了一个孤独家族百年历程…… 医生的妻子对抗着世界的紊乱,让人性经受住了失明症的逼迫…… 马尔克斯和萨拉马戈都不约而同的把女性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却是为何? 如果这世界上有一种传染病,将使接触者失明,那么世界会变成什...
评分 评分1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九日,葡萄牙新闻社北京分社社长贾东尼先生打来电话,告诉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 ·萨拉马戈于日前逝世。虽然早已知道老作家近年来因病卧床,但这不幸的消息仍然让我震惊:像他这样不屈不挠地与黑暗和丑恶搏斗的人,怎会轻易向死神屈服呢? 我当即发出唁电...
评分在萨拉马戈那里,黑暗被取消了两种基本特征,一来它没有由光明渐渐衰弱的过渡阶段,二来在人类的惯常的感知中,它的物理形态反而被强烈的白色所替换,所以在《失明症漫记》中,失明没有博尔赫斯那样的如黄昏徐徐降临的诗意,也没有对黑暗的传统恐惧,但是对于光明的强烈向往却...
悲读库切,喜读萨拉马戈,不悲不喜读帕慕克。
评分又是个寓言体,貌似这种作法很适合(后)现代派中长篇
评分十颗星!如果萨拉马戈还活着而且用豆瓣,我一定把所有小豆都送给他。
评分我觉得台版译作《盲目》更妙,一语双关,既指眼睛瞎了,又指在瞎了的情况下人类的各种失控举动,与《一九八四》《鼠疫》相似的反乌托邦小说,读的时候有叩问心灵之感!
评分它好像是末世论灾难想象,又好像发生在《创世纪》原初时刻,还或许是耶稣降临时。它是噩梦,又像是忏悔、祷告。萨拉马戈触及了人类生存和情感隐秘的内核,而这内核有时恰恰是以悖谬的方式被揭示出来的,于是,整个故事有了光影般的层次。结尾几章,尤其感人的力量冲破夹缝,心灵变得澄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