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保爾·艾呂雅(1895—1952),法國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歐仁·艾米爾·保爾·格蘭代爾。他齣生於巴黎北部的聖·德尼,這是一個逐步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其父為會計師,母親是個裁縫。父親後來又到巴黎經營地産生意。1912年夏季,艾呂雅害重病,不得不中斷即將結束的學業。在達沃的療養院裏,他閱讀瞭大量的作品,井開始嘗試文學創作。一次大戰中他作為護士被徵召上前綫。1917年他發錶第一部詩集《責任與焦慮》。戰後通過讓·波朗的介紹,艾昌雅結識瞭布勒東和阿拉貢。1924年,一場婚姻危機使得艾呂雅獨自一人遠走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島,六個月後他返迴法國,全身心投入超現實主義運動,寫齣一批重要作品:《痛苦之都》(1926)、《生活的底層或人類金字塔》(1926)、《愛情與詩歌》(1929)等。艾呂雅與超現實主義運動中的畫傢們過從甚密,初期有馬剋斯·思斯特,後來又有畢加索。由於政治和藝術上的觀點差異,艾呂雅與布勒東産生裂痕,到1938年終至分道揚鑣,這期間他齣版瞭《豐富的眼睛》(1936),《自由的手》(1937)、《自然之流》(1938)等詩集。詩人盡情地歌唱被徵服的孤獨,女性的導引作用以及一種廣泛的兄弟般的友愛。二次大戰期間,他積極參與抵抗運動,寫瞭《詩與真》(1942,1943年增補重版)和《赴德國人的約會》(1944)等詩集。戰後詩人齣版瞭《沒有中斷的詩一集》(1946),還寫瞭一些帶有很強烈的政治傾嚮的詩,如《政治詩》(1948),《為所有人寫的詩》(1948)。他的第二個妻子努淑的死給他打擊極大,他為此幾乎要自殺,隻能從詩中來尋求安慰與平衡:《一堂道德課》(1919),《一切都可以說》(1951),《鳳凰》(1951)。1952年11月18日,一場突發的心絞痛奪去瞭詩人的生命。1953年,艾呂雅的《沒有中斷的詩二集》齣版,艾呂雅的詩不僅在形式上刻意創新,而且還貼近現實,不懈而深入地探究愛情與人生的意義,正是這一點,使他成為20世紀法國最優秀的詩人之一。
paul eluard·目不暇接 手之外曾經是目不暇接——指點 信手拈來曾經目不暇接——信賴 我們中許多的人由於疲竭,視而不見,更談不到鏡像這世界, 踏著自身行進 是 一種懲罰,難以走遠。 在獄中呼喊,無人聽見。 人...
評分paul eluard·目不暇接 手之外曾經是目不暇接——指點 信手拈來曾經目不暇接——信賴 我們中許多的人由於疲竭,視而不見,更談不到鏡像這世界, 踏著自身行進 是 一種懲罰,難以走遠。 在獄中呼喊,無人聽見。 人...
評分話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路易-阿拉貢和布勒東在榮譽軍人醫院值夜班時的共同愛好是在甬道裏高聲朗讀《馬爾多羅之歌》。作為超現實主義的奠基人,布勒東是這樣說的,“況且文字已不再遊戲,文字在做愛。”艾呂雅關於愛情的文字給你這樣的感覺:男女都在愛情中享受,也在享受中...
評分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譯現代詩李玉民不適閤翻...
評分艾呂雅和布勒東一樣,當年參加瞭達達主義運動和超現實主義運動。而超現實主義一直也是我喜歡的。記得在高中時買的《科幻世界》,裏麵的名傢插畫總是配一首不知所雲,但意象荒誕怪異的詞匯所構成的的詩。艾呂雅與達利、畢加索等畫傢也曾以詩配畫、畫配詩的形式舉行過超現實主...
兩星可憐艾呂雅竟碰到這種翻譯。
评分已購
评分兩星可憐艾呂雅竟碰到這種翻譯。
评分在或然性的大道上/金鋼牆的砌石也將消散
评分純粹是艾呂雅的原詩太屌,翻譯得這麼渣,還是很有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