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亮,1936年12月生於南京,祖籍江蘇盱眙。20世紀50年代初讀中學時開始文學創作,1955年自北京移民寜夏,先當農民後任教員。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因發錶詩歌《大風歌》被劃為“右派分子”,在農場“勞動改造”長達22年。1979年重新執筆創作小說、散文、評論、電影劇本,成為中國當代重要的作傢。1993年創辦寜夏華夏西部影視城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其代錶作有:《靈與肉》、《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樹》、《習慣死亡》、《青春期》、《一億六》等。曾三次獲得全國優秀小說奬,多次獲得全國性文學刊物奬,有多部小說改編為電影電視搬上銀幕。作品譯成數十種文字在國外發行。
《張賢亮集:習慣死亡》是一部反映知識分子心態的長篇小說,張賢亮打破以往傳統敘事模式,采用意識流的手法講述一個經曆過“文革”的知識分子,若乾年後的內心自省。
據說這本書曾被禁過,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書中有些對性愛過火的描寫,還有嫖妓的鏡頭。隻所以解禁,我猜測在世風日下的當下,書中的描寫已不值一提。 對與那些經曆以及未曾經曆過那段中國解放後的黑暗時期的所有人,這本書都值得一看,你可能會發笑,因為這本書裏充滿瞭黑色的幽...
評分《習慣死亡》是我國現當代作傢張賢亮寫的長篇小說,他自己也承認說這是他最得意的一部作品。有評價說,小說文字的優美在文學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是的,張賢亮的眾多作品中,我選擇讀這部《習慣死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看瞭這部小說的開頭: “我記不清楚我從什麼時候...
評分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青蔥的要死,正在談一場很糾結很白癡很SB的戀愛。 學校,老師,同學,暴發戶,知識分子與商人,統統躁動不安。 他很忙,我也很忙。忙著各種體驗,各種新鮮,和各種淡淡憂桑。 後來有一天,我決定瞭解一下生命,就讀到瞭這本書。就是這個封麵,一個挺暴露的小...
評分藥咖:沉淪,在文學、電影和搖滾樂(微信公眾號ID:medicoffee) 我不喜歡所謂的現代藝術,尤其是那些現代社會的年輕人搞的有些小資、有些文藝、有些情懷的雕塑、繪畫以及展覽,讓我覺得韆篇一律。所以,當我在一年前的國際設計中,看到那傢楊梅竹斜街上的舊書店賣的這本封麵...
評分有人說喜歡作者的文字,很可惜,作為文學作品,中國的文學作品,書中幾乎沒有幾句明白的中國話,隻不過一味地嚼西方人的鼻屎,而且津津有味。把重大的的政治話題寫成瞭敘事者和主人公內心的傢長裏短,不僅不能以小見大,反而暴露瞭有窺陰癖的強迫癥患者睥睨一段曆史的猥瑣眼光...
把閃光的衣衫全部剝去,愛情不過是赤裸裸的肉體的接觸罷瞭。
评分初中時代起,就一直大愛張賢亮的作品,能找到的基本都看瞭。2014年又將十月文藝的張賢亮集7冊通讀瞭一遍,大快!
评分把閃光的衣衫全部剝去,愛情不過是赤裸裸的肉體的接觸罷瞭。
评分對意識流欣賞無能。
评分初中時代起,就一直大愛張賢亮的作品,能找到的基本都看瞭。2014年又將十月文藝的張賢亮集7冊通讀瞭一遍,大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