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俊,1961年生于沈阳,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东亚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著有《中日古典悲剧的形式——三个母题与嬗变的研究》、《东亚比较文学导论》等著作,另有中文、日文、韩文的论文四十余篇,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国外文学》等期刊,还有译作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吉本芭娜娜的《厨房》等。曾获得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日本学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思源外国文学评论奖。
发表于2024-11-23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张哲俊 日本研究 日本文学 日本 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东亚比较文学 日本文学、艺术、历史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是一本研究日本形象演进和发展的专著,采用了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实证研究方法。日本形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中日的政治与文化的交流,也取决于中国文化自身观察事物的方式。各个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日本形象,总体而言日本集体形象有两种:一是仁者日本的形象,一是兽类日本的形象。中国古代文人注意描写了日本的习俗、文学、艺术、物产等。其中既有中国文人想像的日本幻像,也有符合社会、自然等的日本实像。由此不仅可以看到作为他者的日本形象,也可以通过日本形象反映中国文学与文化自身的特征。
文献材料太丰富,老师的东西很扎实。正式入门东亚比较文学~
评分文献材料太丰富,老师的东西很扎实。正式入门东亚比较文学~
评分文献材料太丰富,老师的东西很扎实。正式入门东亚比较文学~
评分文化中心主义表现出了十足的文化优越感,但恰恰是文化的优越感,也造成了中国文化对外认识的封闭性,中国文化显得缺乏对外认识的能力。如果考察一下几千年认识日本的过程,就会发现中国人不断地重复着前人对于日本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什么新的发展。相同的记述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重复,转述于各种文献,似乎总是停滞在同一层面上。尽管中日关系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中国人真正准确客观地认识邻国,了解日本,是始自近代。如果说中国人用了几千年时间,都没有能够正确地认识邻国日本,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反思的问题吗?这种现象完全有理由让我们反思中国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使中国文化更健康有力地向前发展。如果说日本形象的研究目的在于勾勒出日本形象的演变过程,那么只说对了一少半。更重要的任务应当是通过日本形象这一面镜子,来反观自己。
评分文化中心主义表现出了十足的文化优越感,但恰恰是文化的优越感,也造成了中国文化对外认识的封闭性,中国文化显得缺乏对外认识的能力。如果考察一下几千年认识日本的过程,就会发现中国人不断地重复着前人对于日本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什么新的发展。相同的记述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重复,转述于各种文献,似乎总是停滞在同一层面上。尽管中日关系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中国人真正准确客观地认识邻国,了解日本,是始自近代。如果说中国人用了几千年时间,都没有能够正确地认识邻国日本,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反思的问题吗?这种现象完全有理由让我们反思中国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使中国文化更健康有力地向前发展。如果说日本形象的研究目的在于勾勒出日本形象的演变过程,那么只说对了一少半。更重要的任务应当是通过日本形象这一面镜子,来反观自己。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