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俊,1961年生於瀋陽,現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副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東亞比較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著有《中日古典悲劇的形式——三個母題與嬗變的研究》、《東亞比較文學導論》等著作,另有中文、日文、韓文的論文四十餘篇,發錶於《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産》、《國外文學》等期刊,還有譯作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吉本芭娜娜的《廚房》等。曾獲得宋慶齡基金會孫平化日本學論文奬、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思源外國文學評論奬。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日本形象研究》,是一本研究日本形象演進和發展的專著,采用瞭以詩證史,以史證詩的實證研究方法。日本形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中日的政治與文化的交流,也取決於中國文化自身觀察事物的方式。各個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日本形象,總體而言日本集體形象有兩種:一是仁者日本的形象,一是獸類日本的形象。中國古代文人注意描寫瞭日本的習俗、文學、藝術、物産等。其中既有中國文人想像的日本幻像,也有符閤社會、自然等的日本實像。由此不僅可以看到作為他者的日本形象,也可以通過日本形象反映中國文學與文化自身的特徵。
發表於2024-12-23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日本形象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張哲俊 日本研究 日本文學 日本 文學研究 中國古代文學 東亞比較文學 日本文學、藝術、曆史研究
很好的資料書。很多材料都在裏邊瞭。其實張老師做的基本還是歸類的工作。不過古代文學研究者的強大之處就在這裏,功底太紮實瞭。
評分很好的資料書。很多材料都在裏邊瞭。其實張老師做的基本還是歸類的工作。不過古代文學研究者的強大之處就在這裏,功底太紮實瞭。
評分很好的資料書。很多材料都在裏邊瞭。其實張老師做的基本還是歸類的工作。不過古代文學研究者的強大之處就在這裏,功底太紮實瞭。
評分文化中心主義錶現齣瞭十足的文化優越感,但恰恰是文化的優越感,也造成瞭中國文化對外認識的封閉性,中國文化顯得缺乏對外認識的能力。如果考察一下幾韆年認識日本的過程,就會發現中國人不斷地重復著前人對於日本的認識,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沒有什麼新的發展。相同的記述一遍遍不厭其煩地重復,轉述於各種文獻,似乎總是停滯在同一層麵上。盡管中日關係有幾韆年的曆史,然而中國人真正準確客觀地認識鄰國,瞭解日本,是始自近代。如果說中國人用瞭幾韆年時間,都沒有能夠正確地認識鄰國日本,這難道不是一個令人反思的問題嗎?這種現象完全有理由讓我們反思中國文化中存在的問題,使中國文化更健康有力地嚮前發展。如果說日本形象的研究目的在於勾勒齣日本形象的演變過程,那麼隻說對瞭一少半。更重要的任務應當是通過日本形象這一麵鏡子,來反觀自己。
評分文獻材料太豐富,老師的東西很紮實。正式入門東亞比較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日本形象研究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