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字子政,原名更生,汉朝宗室。著有《别录》、《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五纪论》等书,并且编订了《战国策》、《楚辞》、《孙卿新书》。刘向曾官中垒校尉,故世称刘中垒。明人张溥辑有《刘中垒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又有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经学家刘歆为其子。
《战国策》简称《国策》。相传原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西汉时,刘向进行了整理,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删去重复,编订为三十三篇,并定名为《战国策》。东漠高诱会为之作注。流传到北宋,正文和注解都有散佚,曾巩作了校补。到了南宋,在会巩校补的基础上,出现了两种新本子: 一种是姚宏的续注本;另一种是的彪的复位次序的新注本。元吴师道在鲍本基础上,又作了补正。
这部书主要记载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它反映了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各个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文字生动流畅,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现以姚本为底本,将鲍、吴诸人注文以及清黄丕烈的《战国策札记》汇集起来,整理出版。由千鲍本篇章次序和姚本《据刘向本》有所不同,鲍本的篇章编排系打乱刘向校订的旧有章节安排,以王系事,重新编定章次,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并了解姚本和鲍本的原来面目,这次出版,增编了《姚本鲍本篇目分合对照表》和《鲍本<战国策>篇目次序表》,以备查检。
看书前,我以为古文书很枯燥而且还是千年前的书,没想到看过两篇后爱不释手,振聋发聩,自省,每日力勉自己坚持读十页,不求甚解。但求通读,如有所得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复读,精读。窃以为这书30岁前精读熟读混个肚儿圆很轻松
评分字很大,前有概要,后有白话翻译,看起来不吃力,适合喜欢看白话的读者,也适合抽空翻看。 以前有种偏见,觉得古文就要看原文不看注解。现在想来,有注解没什么不好,只要正确通顺,一样是好文章。 可惜是节选本,这是我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
评分 评分天安门外有两个华表,传自唐尧时代。“华表”最初是道路牌,后来有人在上面议论政治得失,渐渐成为制度,称为“诽谤木”,是最早的自由言论工具之一。既然是议论得失,难免人之常情,是议论过失为主。 当时识字率很低,有能力在诽谤木上书写的,只有少数的精英,所以唐尧还有...
评分天安门外有两个华表,传自唐尧时代。“华表”最初是道路牌,后来有人在上面议论政治得失,渐渐成为制度,称为“诽谤木”,是最早的自由言论工具之一。既然是议论得失,难免人之常情,是议论过失为主。 当时识字率很低,有能力在诽谤木上书写的,只有少数的精英,所以唐尧还有...
政治家必讀。所謂縱橫,其實就是實力與嘴皮子……
评分那个充满传奇计谋和仁义礼节的时代不再来。
评分政治家必讀。所謂縱橫,其實就是實力與嘴皮子……
评分那个充满传奇计谋和仁义礼节的时代不再来。
评分多为纵横家、谋士之言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