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後

德性之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A.麥金太爾(1929— ) 早年就讀於曼徹斯特大學,先後執教於曼徹斯特大學、利茲大學、波士頓大學與維特比德大學,現任美國鹿特丹大學哲學係麥剋馬洪與哈剋榮譽教授。麥金太爾是當代西方最重要的倫理學傢之一,倫理學與政治哲學中社群主義運動的代錶人物。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麥金太爾以其大量的著作,對摩爾以來的元倫理學進行瞭不懈的攻擊。他的重要著作《追尋美德》(1981)、《誰的閤理性,誰的正義》(1988)以及《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觀》(1990),在對西方現代性的根源的追溯中,促進瞭亞裏士多德的德性倫理學在當代的復興。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英] 阿拉斯代爾·麥金太爾
出品人:
頁數:367 页
译者:龔群
出版時間:1995-01-01
價格:18.8 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0414995
叢書系列:外國倫理學名著譯叢
圖書標籤:
  • 倫理學 
  • 麥金太爾 
  • 哲學 
  • 道德哲學 
  • 道德 
  • 政治哲學 
  • 政治學 
  • 哲學辯證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一章 一個令人憂慮的聯想

第二章 當代道德分歧的性質和情感主義的主張

第三章 情感主義:社會內容和社會背景條件

第四章 先前的文化和啓濛運動對道德閤理性的論證

第五章 論證道德閤理性的啓濛運動為什麼失敗

第六章 啓濛運動論證失敗的某些後果

第七章 “事實”、闡釋與專門知識

第八章 社會科學中普遍概括的特徵及其預言力量的缺乏

第九章 尼采還是亞裏士多德

第十章 英雄社會中的德性

第十一章 雅典的德性

第十二章 亞裏士多德的德性論

第十三章 中世紀的狀況

第十四章 德性的性質

第十五章 德性、個人生活的整體和傳統的概念

第十六章 從各類德性到德性及德性之後

第十七章 正義:變化中的德性概念

第十八章 德性之後:尼采或亞裏士多德、托洛茨基和本尼迪剋特

第十九章 第二版跋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如果對從古希臘到現代的西方哲學沒有深入瞭解,基本上都不會知道作者在說什麼。這本書的大部分篇幅用來批判道德哲學,立論部分主要在第15章,在此章作者把道德錶述為一種敘事,我的理解就是,談道德,不能脫離群體的曆史和背景,每個個人同樣處在由文化背景、傢庭背景、生活環...  

評分

評分

應當說麥金太爾對於西方道德哲學史的看法比較獨特 他能把握住道德標準的流變過程 特彆是對道德標準的情感主義選擇的深刻見解 還有對思想災難的設想 都叫人感覺很有共鳴. 中國正處在一個劇烈的轉型時期 現在的道德狀況 和我們對周圍事件的評判標準 也處在一個混亂無序的時期 每...  

評分

自由主義思想在現代西方政治文化中占據瞭極為重要的位置。對此,麥金太爾在《誰之正義?何種閤理性?》中指齣:“現代政治製度內部的當代爭論幾乎是排他性地在保守派的自由主義者、自由派的自由主義者和激進派的自由主義者之間展開的。在這種政治製度中幾乎沒有對製度本身的批判...  

評分

Chapter 10 英雄社會中的諸美德 《荷馬史詩》的敘事為當代有關古典社會的討論提供瞭一種道德背景,為當時的道德秩序提供瞭說明,這種道德秩序到現在其信念與概念仍具有部分影響力。 荷馬史詩中的社會,其基本價值是既存的、先定的,每一個體都在一個明晰而高度確定的角色與地位...  

用戶評價

评分

畢業論文做他的自我觀研究 看瞭好幾次 每一次看都是頭腦風暴 這個翻譯也是十分繞啊

评分

啓濛現代性謀劃失敗之後的一部補天之作☞也是我從以賽亞·伯林的道德相對主義漩渦裏掙紮上岸的一根“救命稻草”~

评分

譯者前言真心不錯,完全而且凝練地說明瞭全文。反正我是看瞭前言幾遍嗎,就不想看正文瞭。不過麥金太爾寫的也是挺不錯的。關於道德哲學的問題的不一樣的視角。對中世紀的重新評定,就像我們如果重新評價那十年一樣,好的地方或許就是那義無反顧的信仰所催生的德性。

评分

失望 語言太不精煉 一般 道德相對主義

评分

畢業論文做他的自我觀研究 看瞭好幾次 每一次看都是頭腦風暴 這個翻譯也是十分繞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