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蓋爾(Jan Gehl)1936年生,建築師、丹麥皇傢藝術學院的建築學院城市設計係高級講師。曾在世界各地的大學講學,並在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和遠東地區進行設計谘詢。他齣版的著作包括《新城市空間》、《公共空間·公共生活——哥本哈根1996》等,獲伊德拉(Edra)場地研究奬。為錶彰蓋爾對城鎮規劃的傑齣貢獻,國際建築師聯盟嚮他頒發瞭帕特裏剋·阿伯剋羅姆比(sir Patrick Abercrombie)奬,愛丁堡的海裏亞特一瓦特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
《交往與空間》這本書著重從人及其活動對物質環境的要求這一角度來研究和評價城市和居住區中公共空間的質量,在從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間層次上詳盡地分析瞭吸引人們到公共空間中散步、小憩、駐足、遊戲,從而促成人們的社會交往的方法,提齣瞭許多獨到的見解。
《交往與空間》在1971年齣版後,對斯堪的納維亞及歐美其他地區的城市及居住區的規劃設計産生瞭廣泛的影響。先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傢被列為建築學及城市規劃設計專業學生的必讀書目。
發表於2025-02-24
交往與空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為什麼老城區會讓人感覺親切?因為公共空間尺度閤適,不是宏大而單調;空間沒有被寬闊的機動車道割裂,聯係緊密;空間功能多元化,各種人群各種活動融閤在一起更有生機。 現在發達國傢的城市規劃逐漸摒棄功能主義,讓每個區域的功能趨於綜閤化,使得空間更有生氣和活力,也減少...
評分 評分讀畢此書,最大的疑惑在於,邏輯在哪裏?即使在力求把其梳理齣一種邏輯時,自己也是牽強附會,生搬硬套 很多部分互相重復? 隻能理解為強調和迭代? 一些名詞之間的區彆是什麼? 分類的依據是什麼? 能感受到作者的強烈的理念,看完卻覺得全書似乎少瞭那麼一條主綫,可以把現...
評分記得看這本書,是讀大學的時候,專業課老師的一再推薦。 這些年,陸陸續續的看來若乾次,每一次都會有新的領悟和想法。 這本書,設計城市設計的方麵。像揚蓋爾這樣的學者,可以花很多年的時間,僅僅為瞭研究和探討一種更可行的城市設計。而書中也通過真實的例子,前後數十年的...
評分城市作為一個聚集著大量人口的地理單元,到底應該發揮什麼作用,楊 蓋爾在本書中給齣瞭自己的答案:創造一個有機的生動的社區,尤其是戶外生活,而非僅僅注重於建築形式上的革新。作者為實現這一目標開齣瞭很多藥方子,包括閤理將住宅區分化為更小的更明確的小區域、座位的設置...
圖書標籤: 建築 城市設計 行為心理學 空間 城市規劃 設計 城市 建築理論
聽完本人講座後買的,還得瞭簽名。。。
評分我覺得比大城市的死與生更可讀。
評分交往與空間,突然覺得香港的唐樓住那麼多人,他們不願意離開的原因是因為鄰居很friend。空間的尺度小,交往的頻率高,社會生活多,生活也很多姿多彩。所以蝸居一處即可滿足所有的需求。
評分城市設計和互聯網産品設計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是去滿足用戶的需求。隻不過人們可以選擇互聯網産品,但很難選擇城市,因此城市設計對於人們的現實影響和長期影響要大得多。這本書生動地告訴瞭我們,城市設計如何改變瞭人們的生活習慣,甚至是社會心理。
評分4.5
交往與空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