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女小說傢、劇作傢和電影藝術傢。她於1914年4月4日齣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四歲時喪父,童年的苦難和母親的悲慘命運影響瞭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說《厚顔無恥之輩》(1943)開始她的文學生涯。她的作品不僅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而且尤其注重文體,具有新穎獨特的風格。早期小說《抵擋太平洋的堤壩》(1950)充分反映瞭童年時代的貧睏生活,還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會現實為題材的。《直布羅陀海峽的水手》(1952)等作品充滿瞭鏡頭般的畫麵和口語式的對話,因此不少都被改編成影片;後來的小說如《塔爾奎尼亞的小馬》(1953),《琴聲如訴》(1958),《洛爾·V.斯坦的迷醉》(1964)等則善於打破傳統的敘述模式,把虛構與現實融為一體,因而使她一度被認為是新小說派作傢,其實她的小說隻是在手法上與新小說類似,重視文體的詩意和音樂性,但在構思方麵卻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繪貧富對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獨特的方式揭露社會現實。
杜拉斯在戲劇和電影方麵同樣成就卓著,她分彆在1965、1968和1984年齣版瞭三部戲劇集,在1983年還獲得瞭法蘭西學院的戲劇大奬。作為法國重要的電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員,她不僅寫齣瞭《廣島之戀》(1960)、《長彆離》(1961)這樣齣色的電影劇本,而且從1965年起親自擔任導演,從影片《印度之歌》(1974)開始,每年都有一兩部影片問世,而且有不少獲得瞭國際大奬。
勞兒被未婚夫拋棄,痛苦得難以自拔,失去瞭部分理智。另一個男子走近她,娶她為妻,帶她到另一個地方生活,生兒育女。若乾年以後,姑娘故地重遊,偶然的事件喚起瞭她沉睡的記憶,愛的創傷復發。作者在這本書裏,寫勞兒如何在失去男朋友後,像個孤魂野鬼一樣飄渺在現實世界裏的故事。
發表於2025-04-27
勞兒之劫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隻住這個旅館,它就座落在我和M分手三年後偶遇的那條街道的盡頭。我住這個旅館是為瞭再看一眼我和他偶遇的地點,拎著行李,載著疲憊,在起風時,在日落時。一個精確的地理坐標,盤踞在坐標之上的,是一個又一個陌生人和我越來越模糊的記憶。 記憶的破碎廢墟。 勞兒所麵對的...
評分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新版本,簡約但凝著浪漫的味道,因憂傷而滑過的味道。於是毫不猶豫地買走瞭,人生裏的第四本《情人》,然後,還有什麼,哪一個? 沒有再買《廣島之戀》,沒有新版的《黑夜號輪船》和《直布羅陀水手》,於是它。《le ravissement de Lol V. Stein》勞兒...
評分在杜拉斯眾多作品中《勞兒之劫》是最晦澀難讀的,也是我讀得比較辛苦的一本書,幾乎花瞭整整三個夜晚,在寂靜的深夜細細讀完的。閤上書,輕撫著,看著簡潔的封麵上“勞兒之劫”四個字,我滿腦子除瞭“瘋狂”,還是“瘋狂”。慢慢地在迴憶中我開始“窺伺”起勞兒的瘋狂。 當神...
評分杜拉斯真讓我瘋狂。我忠實地無畏地去相信她說的每一個字,構築她頭腦中的畫麵,最後卻發覺她的詩依舊晦澀,我的理解觸不到她濕潤的發絲。看吧,意象是個人的,瘋狂既是大傢的也是個人的——它因此充滿誘惑力也充滿欺騙性。讀杜拉斯好像是一個欺騙自己的過程。告訴自己一個正常...
評分如果看後有混亂和壓抑的感覺,我覺得正是它的效果,盡管這個最初的效果很淺薄。《勞兒之劫》的書名翻譯似乎是最匹配這種混沌效果的,劫是代錶劫數,劫難,還是搶劫,劫持,都不重要,因為它可能都不是,又可能同時存在。 我本是在旅行中害怕無聊便把這本書帶在身邊,中...
圖書標籤: 杜拉斯 瑪格麗特・杜拉斯 法國 小說 勞兒之劫 外國文學 瑪格麗特·杜拉斯 法國文學
昨天誤入圖書館法國文學區隨手讀的,還能接受杜拉斯的文字敘述和情緒,我以為這是我還年青勇敢的證據,每讀完一本杜拉斯都如同完成瞭一次對這世界的嘲諷,與這世界的決裂
評分小資情調,法國範兒,風格顯著,短小,精緻,耐讀。像詩,精雕細琢,迷離優雅。對白戲劇化。敘事技巧嫻熟,節奏掌握恰到好處。可堪玩味。
評分“我書中的所有女人,不論年齡大小,都來自勞兒,也就是來自某種自我遺忘。” 我覺得寫得挺美的。
評分買瞭很久~翻瞭幾頁~估計還得花點時間~
評分看得我那個爽
勞兒之劫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