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196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师从于杜威,深受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几乎一夜之间暴得大名,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级人物。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病逝于台北。胡适一生博学多能,在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书。
磕磕绊绊地读完,觉得好厉害哦豁然开朗哎,然后再读郭沫若和钱穆的两篇《驳说儒》、章太炎的《原儒》、冯友兰的《原儒墨》等等,又一次发蒙了。看来对于“儒”这个字,大家的意见是不统一的。
评分视角宏阔,学贯中西,良善与心
评分1、儒释道得以和平共处的根源,就是一个“柔”字 2、没有儒家,中国不知何日方有教育,中国文化更是无从谈起 3、本书的注释很可笑
评分尖锐,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思维活跃,视角开阔,满腹经伦,大胆猜测,推翻过去。狂而不妄,学术界的才子与乱子。
评分情感倾向性明显,排除掉这一影响,还是很棒的入门启蒙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