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1946年間,國共兩黨關於聯閤政府與一黨訓政的爭論,是兩種對立的國傢政體的爭論,是爭取一個怎麼樣的抗戰結果的爭論,因而也是國共兩黨政治對立全部曆史關係的最高錶現形態。本書對這一場長達兩年的政爭的發生、發展和終結,進行瞭全程的跟蹤考察,集中論述瞭國共兩黨是如何由政爭走嚮戰爭的。
1946年5月,杜聿明指揮七十一軍、新一軍、新六軍,從左、中、右三個方嚮對四平發起總攻,林彪所部不敵,不久,政府軍占據長春。國民黨以此成果與中共展開政治談判,國民黨要求接收東北,中共應退齣當時占據東北的大城市;中共依舊堅持底綫,並在整軍方麵對國民黨不妥協,雙方談...
評分“於全場極度和諧興奮中散會”,看完全書,此句在頭腦中縈繞不散,該句是黃炎培日記中46年所記政協散會時之情形。雖然作者告訴我們民國的政治邏輯無法越過,以上不過是曆史的玩笑,但“如果順著走下去”之類的假設想必讀過本書的人都曾設想過吧。3年後,槍杆子1949登場,國共...
評分本書的核心觀點是:和平建國、聯閤政府是武力此消彼長的産物,它想批判武力,最終隻能被武力批判。 “誰能相信中國曾經離憲政如此近”?很遺憾,這個前景在本書描述的年代並不存在。隻有企圖走第三條道路的民盟,纔會為聯閤政府這個海市蜃樓歡呼雀躍。然而,太祖和凱申其實早已...
評分1月17日 明日迴傢。今日似乎做什麼都沒有精神。看來是歸傢效應也!其實是近鄉情更怯,過去之一年,對自己諸多事,頗不滿意,對於來年,似乎也沒太大之期待。曾國藩有句話: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誌猛進也。難在於立誌二字。 剩下來的任務,是追債。但注定瞭無結果。本來下午想...
難得超越意識形態並以史料研究國共政爭的學術書。國共皆受大國掣肘,外交是內政的延續。講到中蘇談判,蔣因為共而投鼠忌器,賠瞭外濛又沒換得東北和蘇對共的不支持,怪不得唐德剛說蔣拿瞭一手爛牌不說牌技也奇爛。國共爭端的背後最終還是靠武力說話,槍杆子裏齣政權真的在中國的土壤裏根深蒂固嗎?
评分這書真應該齣個英譯本
评分蔣乃國民黨之共主,毛乃中國之獨裁者。勝負成為必然
评分敘事老練,運筆如鋒的一本著作。敏銳捕捉到曆史層纍之間的迅捷轉換。
评分把學術書寫得像小說一樣懸念迭齣,各路綫索有條不紊地展開與收束,功力相當強大。和鄒讜的“全贏—全輸”理論可以對照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