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學者、散文大傢。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曾在天津中學、保定中學任教,後到北京大學任教,與季羨林、金剋木閤稱“燕園三老”。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在人民教育齣版社工作,現任人民教育齣版社特約編審,直至1997年。
張中行治學61年,上世紀80年代開始散文創作,齣版散文集《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說夢草》、《順生論》、《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與白話》、《文言津逮》、《詩詞讀寫叢話》、《佛教與中國文學》等,收錄於《張中行作品選》(八捲,共406萬字)。主編及參編的著作有《文言常識》、《文言文選讀》(三冊)、《古代散文選》(三冊)及中學通用語文教材等。
這本書其中所寫都是作者自己的有關人生的所想,所想是什麼呢?簡單也簡單,是我們有瞭生,生有沒有終極意義或價值,不知道;但有天賦的好惡,如沒理由地覺得活比死好,樂比苦好,這是命定,或說性;已定,抗不瞭,一條簡單的路,也許竟是閤理的路,就成為,順著開命的所定活下去,即本書所謂的順生。
第一分 天心
第二分 社會
第三分 己身
發表於2025-03-31
順生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孟子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緻而至者,命也。”警如生在簪纓之傢還是貧睏之傢無法選擇,“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想長生久視更不可能,即天命不可違,《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天命是什麼?不知道,隻好不問。故《莊子》也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評分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 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奈何 這本書讓我迷茫消極瞭好一陣子 估計是功力太淺,在因果關係的認同下,陷入瞭宿命論的怪圈,雖然讀瞭幾遍,依舊沒發迴避
評分 評分很不錯,最近看季羨林的《談人生》和張中行的《順生論》。覺得後者好看多瞭,很牛的一本書。前者不大好看。哄哄小孩子還可以。
評分大約是在九六年吧,我讀到瞭張中行先生的《流年碎金》。 記得那天在書市亂逛,無意識地瞄到瞭這本書,因為之前看過張中行先生的《禪外說禪》《作文雜談》,所以看書的作者是“張中行”就買瞭迴來。 之前雖然看過《禪外說禪》,但當時我對這部書並不“感冒”——覺得這是...
圖書標籤: 張中行 哲學 隨筆 散文 人生 思想 散文隨筆 中國
率性自然,是為順生。
評分一般。
評分隨便翻瞭翻,有點教科書式,不甚喜歡。不過內容很全。
評分論人生的部分樸實無華,論社會的部分觀點陳舊 ,文筆簡潔,總體思想無大錯,對一些基本問題有梳理之功,勝過絕大多數中國思想傢。建議成為中學生課外讀物。
評分現在看來似乎隔靴搔癢,老生常談,在當時卻是有重要啓濛價值的大書!張老說過:不該說而說瞭,是失言,該說的沒有說,是失人。以80多歲高齡,為後人留下寶貴遺産,讓中華文脈不斷,大功德一件。
順生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