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著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一1937)是奧地利著名心理和精神病理學傢。他早年學醫,大概在1900年開始探索、研究人的心理疾病。他是提齣關於人的卑感的概念和理論的第一人。在1937年齣版的《人的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一書中,他提齣人的生理缺陷帶來瞭人的自卑感;如果人對自卑感無法找到滿意的補償,那麼,人就會有精神疾病——亦即心理、感情的功能性紊亂和失調。後來,他進一步完善瞭他的關於自卑感及其補償的這一核心理淪,並創建瞭個體心理學。
本書圍繞如何幫助兒童形成一個正常、健康的人格這一問題,提齣瞭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著重強調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信、勇敢不畏睏難的品質,以及與他人閤作的意識和能力。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人格的統一體
第三章 追求優越感和它對教育的意義
第四章 如何引導孩子追求優越感
第五章 自卑情結
第六章 孩子的成長:防止自卑情結
第七章 社會感情及其發展的障礙
第八章 孩子在傢庭的位置:孩子的心理及其相應的對策
第九章 新的環境——對兒童的準備工夫的一種測試
第十章 孩子在學校
第十一章 外在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者的任務
第十四章 對父母的教育
附錄一 個人心理問捲
附錄二 五個孩子的個案及其評論
發表於2025-02-02
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思想源於生活,就像每個人都喜歡從作傢的生平經曆中探尋其思想的來源——這一點在心理學傢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身上錶現的尤為明顯。任何閱讀過阿德勒作品的人,都喜歡把他的理論核心——“自卑感”歸因於其童年經曆,畢竟根據阿德勒自己的反饋,他的童年並不幸福。 盡管阿德勒齣...
評分圖書標籤: 兒童教育 教育 心理學 阿德勒 兒童心理學 育兒 兒童 心理
總體來說,作為一本個體心理學早期的書,作者的很多看法雖然沒有足夠的論據,僅僅是個人的感覺,但根據後來的實驗心理學研究成果看,作者的看法還是很正確的。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理論就是:個體應當被當作一個整體看待。 當孩子齣現瞭某一個問題,就事論事往往是大部分人的做法,但事實上,整體分析孩子到底遭遇瞭什麼睏難,纔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比如,孩子不想去學校,傢長就應該積極的尋找原因,並反思自己之前的教育是否未讓孩子做好與外部世界相處的準備,而不是簡單的歸結於他想在傢玩,或是他懶。 現在眾多育兒書籍最大的問題,我認為就是她們把很多行為割裂開,單獨的講,如果碰到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傢長們看起來也覺得很方便,但用起來就會覺得蒼白無力。 在很多時候,傢長麵臨的最大問題不是管教孩子,而是控製自己的情緒。
評分總體來說,作為一本個體心理學早期的書,作者的很多看法雖然沒有足夠的論據,僅僅是個人的感覺,但根據後來的實驗心理學研究成果看,作者的看法還是很正確的。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理論就是:個體應當被當作一個整體看待。 當孩子齣現瞭某一個問題,就事論事往往是大部分人的做法,但事實上,整體分析孩子到底遭遇瞭什麼睏難,纔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比如,孩子不想去學校,傢長就應該積極的尋找原因,並反思自己之前的教育是否未讓孩子做好與外部世界相處的準備,而不是簡單的歸結於他想在傢玩,或是他懶。 現在眾多育兒書籍最大的問題,我認為就是她們把很多行為割裂開,單獨的講,如果碰到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傢長們看起來也覺得很方便,但用起來就會覺得蒼白無力。 在很多時候,傢長麵臨的最大問題不是管教孩子,而是控製自己的情緒。
評分教師資格證真應該包括這本書……
評分個體心理學的一些觀點挺有趣的:人生而自卑 但又追求優越感,正是這兩者構成瞭人格特質。人格特質是在兒童甚至嬰幼兒期就形成,這和傳統“三歲看老”的觀點是挺接近的。幼時的生活經曆塑造人的認知,很多問題都來自於自身認知的偏差,長大後想去糾正應該是非常睏難,而且代價很大。
評分經典!
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