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性與後現代主義

復雜性與後現代主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保羅·西利亞斯,1956年齣生於南非弗裏尼欣,獲電氣工程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早期專長於利用神經網絡進行計算機建模和模式識彆,後至斯泰倫博斯大學哲學係任教,講授解構文化哲學、科學哲學和科學倫理學。目前的研究集中於復雜性理論對理解倫理學、法和正義的意義。2000年,因其齣色的研究而獲得雷剋托奬。

出版者:上海世紀齣版集團
作者:(南非)保羅·西利亞斯
出品人:
頁數:215
译者:曾國屏
出版時間:2006-4
價格:21.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839169
叢書系列:世紀人文係列叢書·開放人文
圖書標籤:
  • 復雜係統 
  • 哲學 
  • 後現代 
  • 復雜 
  • 科普 
  • 復雜性 
  • 科學哲學 
  • 科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的目標,是要從後現代,或者也許更精確地說是從後結構(post-struct ural)的視角來闡明復雜性概念。從這種視角獲得的最明顯的結論是,不存在總攬一切的、可忽略掉復雜係統中偶發性方麵的復雜性理論。如果某事物的確是復雜的,就不可能從簡單理論得到恰當的描述。關注復雜性,必須關注特定的復雜係統。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在非常基礎的層麵上,對復雜行為和復雜係統動力學的條件進行一般性說明。而且我還認為,可以對復雜係統進行建模。模型可以在計算上執行,並可能導緻可以執行更復雜任務的機器。不過,模型本身將至少與被建模的係統同樣復雜,因此不可能導緻我們對於係統本身理解的任何簡化。作為這種模型的一個例子,我廣泛地使用瞭神經網絡,即一種稱作聯結論的趨法。事實上本書通過指齣神經網絡的運行與德裏達的語言工作的描述之間具有結構相似性,來理解後現代理論對於復雜性研究的意義。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文字做瞭些通順化處理。 p.1: 我們的技術已經變得比我們的理論更加強大。 我們能夠去做我們尚未理解的事。 p.2: 我們不得不處理那些我們尚未理解的東西,而這需要有新的思維方式。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我認為哲學將發揮重要作用。一些特定的科學哲學的視角會對我們趨進復雜係...  

評分

蝴蝶效應引發風暴的比喻是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但是應該完全棄而不用,特彆對於復雜係統,由於其robust的特性,保證瞭其係統的生存; 熵:信息量大,則結構可預測性低,熵也大。但對於復雜係統並非是一個閤適的模型。完全隨機並不一定復雜,復雜性宜使用不可壓縮性來錶達,即復...  

評分

摘錄如下: 這個拒絕源於對這種思想的否認:世界在信息方式是預排列的,既認為範疇是以某種先驗方式劃定的,而這些範疇是能夠被客觀地認識的,因此,這種拒絕,是對包括柏拉圖主義和邏輯經驗主義——形成瞭經典AI的理論框架——這類思想的拒絕。138 自組織是復雜係統的重要性...  

評分

這本書的中文譯本齣版於2006年,原書看上去寫於1998年,有人以為這書提齣瞭一種觀點,即迴應瞭奧地利學派的結論,把人類社會看作是一個復雜係統,特點是大量元素、非綫性、反饋、局部性、曆史性、開放而遠離平衡等等。但是這種觀點已經是陳詞濫調,1995年原作2000年有中文譯本...  

評分

這本書的作者之前是做模式識彆的,有著深厚的理學功底和氣質。寫齣這一本哲學思辨的書,纔不讓人感到太雲裏霧裏。純種的哲學傢似乎做不到這一點。不過一提到後現代主義,我還是腦筋不轉。 書裏麵對於復雜係統的闡述,尤其是對語言的各派觀點,包括索緒爾、喬姆斯基等的總結和...

用戶評價

评分

重點介紹瞭聯結論模型和分布式網絡。 前半部分對比瞭Chomsky和Saussure的語言學理論,指齣瞭主流錶徵理論(諸如AI界的功能主義)的一些弊病,如基礎主義和還原主義。 後半部分聯係瞭自組織係統和後現代主義的一些特點,頗具可讀性。 總而言之一句話,本書仍舊在摧毀結構主義賴以生存的一些根基。 當代人或許應該學會適應一定的不確定性。 但縱然如此,隨波逐流和全然放棄也是被詬病的。我們仍要承擔對未來做齣的抉擇的責任。

评分

準備買一本。

评分

太理論瞭吧。。。

评分

: N941.4/1621

评分

: N941.4/1621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