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本義為“封土建國”、“封爵建藩”,古來漢字文化圈諸國都在此義上使用“封建”一名,並展開“封建論”。中國秦漢至明清社會主流離封建漸遠,而近代歐洲目擊者和學者發現,日本的幕藩製與西歐中世紀製度feudalism(封土、采邑製)“酷似”日本明治間遂以“封建”對譯feudalism。清末民初中國采用這一在漢外對譯形成的新名。
本書在確認“封建”本義與西義的基礎上梳理“封建”概念的演化軌跡,從概念的曆時性演繹及中外對接過程中揭示“封建”泛化的社會文化因緣,並提齣一種改良設想的現代泛化封建觀。這對於正確認識和構築中國曆史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義。而作者對學術術語創製和概念清理方麵的研究亦多有創意。
發表於2025-03-31
封建考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該書能夠很好的啓發讀者的思路,幫助讀者分辨東西方古典製度的差異。但是該書與同類作品一樣,存在兩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細節問題不一一例舉): 一是作者忽略瞭古典中國內部的封建政體,如羈縻府州、土司等,這些封建政體擁有的人口可能不是很多,但是領地麵積卻在古典中國占...
評分封土建國,封爵建藩——世襲分權的領土經濟貴族政治,演變為地主經濟上的君主集權官僚政治。 陳獨秀引入封建=前近代=落後。 C1 封建本意 西周封建,東周封建郡縣並行,秦漢以下:製度主流廢封建 廣義封建:封而且建,封而不建,建而不封 C4日本的封建論 幕藩製:分封與集權的統...
評分 評分該書能夠很好的啓發讀者的思路,幫助讀者分辨東西方古典製度的差異。但是該書與同類作品一樣,存在兩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細節問題不一一例舉): 一是作者忽略瞭古典中國內部的封建政體,如羈縻府州、土司等,這些封建政體擁有的人口可能不是很多,但是領地麵積卻在古典中國占...
評分劉緒貽先生的《讀<“封建”考論>》一文(《讀書》2008年第12期),文風上平實、懇切,其對《“封建”考論》一書所作的“考慮得很全麵、很周到,而且搜集的材料非常豐富”,論證“有條理”的評價,筆者尤為贊同。作者馮天瑜先生專門以一部書討論一個概念問題,其對概念辨析一...
圖書標籤: 馮天瑜 曆史 封建 “封建” 史論 中國古代史 中國曆史 曆史學
一個詞的誤用帶來的是很多概念的混亂...此書與迴溯“封建”一詞,更正一下自己的史觀吧...
評分資料豐富,推理詳實。列舉瞭數不清的材料,有點感覺太誇張瞭,不過畢竟做學術全麵點也好,而且也做到態度中立。最後給齣瞭作者自己擬定的術語,還是比較好的,不過一些觀點還是不免落入俗套。
評分這本書做瞭基本的語義變遷考訂工作,但至少有三方麵的問題沒有迴答:第一,作為一種總體的社會形態和單純的封土建國,在1930年代以來的討論中是否有區彆,如果有,為何不加以甄彆。第二,中國一個多民族國傢,忽略這個基本事實,而將中國視為一個高度同質化的國傢,是以今臆古。第三,今人論述中的“封建社會”是否已經具備瞭獨立、完整的語義,是否必須遷就語義的純潔性。
評分幾位朋友說詞義的轉變應當順其自然。如果是說日常用語,那想必是不錯的。但“封建”一次作為學術用語,在中國的概念誤置是政治影響學術,造成瞭大量混亂。尤其在中小學教育中,令孩子們産生很多偏見。
評分概念史
封建考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