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1924—2012),美国作家、文化评论家、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荣休教授、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二战”的参战经历对福塞尔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的关注点从早期的英语文学 研究转向等级制度评论、战争研究和社会批判,且成绩斐然:《“一战”和现代记忆》一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并被美国兰登书屋“现代丛书”编委会收入“20世纪100本最佳非虚构类图书”;社会批判经典著作《格调》(中文修订版2011年由我公司出版)、《恶俗》影响深远,至今常销不衰。
何纵,湖南汨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英文系,现定居皖南,从事翻译和绘画。
发表于2025-02-01
Bad Or, the Dumbing of America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十二年前出版《恶俗》一书,是为了让国人警醒恶俗对中国社会的侵袭。然而恶俗的潮水终究无法阻挡,并且以极具中国特色的方式彻底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这样一种悲哀,即使是对美国的恶俗无比敏感的福塞尔先生,也难以想象了。 ...
评分话说,私以为“恶俗”比“格调”更有现实意义,阶级太虚无,恶俗无处不在。 恶俗是个什么东西——我说过这是种文明的说法——用罗老师的话说恶俗就是装B,明明是一坨屎也要赞美成黄金的大无畏精神。 看这本书,已经不会觉得是在看正面隔着太平洋背面隔着大西洋的美利坚国的故...
评分如果喜好美好的东西代表的是人类对更好的遗传基因的向往,那必定会因此因此衍生名目繁多的欺骗、反欺骗。我们这个时代,信息传播以光速进行,美好的那丁点儿事情举世瞩目,所以欺骗程度更加严重;而反欺骗的人们遇到挫折更加频繁。这些相对真诚的人面对过分多难以揭开的假面具...
评分《恶俗》这本书在中国出得可谓是躬逢其时,现在的中国正是一个最大的恶俗事物的聚集地。从小沈阳的二人转到电视上充满的相亲派对,从各种奢侈品在国内被国内一扫而空到机场书店里的励志书籍和励志讲座,各种恶俗事件以各种档次出现了人们面前,以一种不由人不接受的姿态。...
评分《恶俗》这本书在中国出得可谓是躬逢其时,现在的中国正是一个最大的恶俗事物的聚集地。从小沈阳的二人转到电视上充满的相亲派对,从各种奢侈品在国内被国内一扫而空到机场书店里的励志书籍和励志讲座,各种恶俗事件以各种档次出现了人们面前,以一种不由人不接受的姿态。...
图书标签: Culture Fussell society Paul_Fussel America 美國 社會學 社会学
In this amusing and trenchant book, Paul Fussell zeroes in on the death of American sensibility and taste. "We are living in a moment teeming with raucously overvalued emptiness and trash," he writes in this reference work that exposes bad, from bad advertising and bad ideas to bad restaurants and bad TV.
原版的很多用法都甚精妙,建议不要读翻译的
评分kind of BAD to throw whatever one dislikes into the BAD category
评分kind of BAD to throw whatever one dislikes into the BAD category
评分Love every word in this book
评分Love every word in this book
Bad Or, the Dumbing of America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