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崗,齣生於 1967 年 9 月。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嚮 : 20 世紀中國文學。
所教課程 :中國現當代文學、晚清小說研究、視覺文化導論等。
發錶論文 :
人和城市:一股新的審美思潮,(載《科學傢與文藝思維》)江西人民齣版社 1990#7
當代革命曆史題材文學創作論,《文學評論傢》 1991#4
現代派文學的中國接受研究,(載《西方現代派文學研究》)新世紀齣版社 1991/5
文化·審美·創新——當代革命曆史題材文學創作的文化背景問《文學評論》 1991#5 ,
月逢十足海天寬,《南陽學刊》 1992#2
論鬍適《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文學評論》 1993#4
人生此境——悵想弘一法師,《雨花》 1994#2
邊走邊唱——都市音樂人的精神睏境,《上海文化》 1994#3
邊走邊唱——都市音樂人的精神浮沉,《開放時代》 1994#4
微命——潯僧——曼殊和尚,《雨花》 1994#4
眺望內心深處的日落(閤作),《鍾山》 1994#6
學會聆聽,《藝術世界》 1994#6
雲在青天水在瓶——仁山居士的功德,《雨花》 1994#9
關於電影的一次對話,《佛山文藝》 1995#12
學人·學問·學風,《文藝理論研究》 1995#1
文學教育與文學史,《今天》 1995#4
曆史中的《學衡》,《二十一世紀》 1995#4
葉兆言——秦淮說書人與“技術作傢”,《明報月刊》 1995#5
文學教育與文學史,《上海文化》 1995#5
二馬並馳——知識分子的職業與誌業,《東方》 1995#6
記憶與遺忘,《上海文學》 1995#9
幾重山外從頭說,《文藝爭鳴》 1996#1
重復的夢魘,《上海文學》 1996#2
寫史偏多言外意,《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1996#3
“自述”之外的聲音,《東方》 1996#3
雅努斯的兩副麵孔,《藝術世界》 1996#3
找尋消失的記憶,《當代作傢評論》 1996#5
何日江山可定居,《二十一世紀》(香港) 1997#12
穿行在“個人”與“烏托邦”之間,《文藝爭鳴》 1997#3
書寫“當下”:從經驗到文本,《上海文學》 1997#5
人文精神與人文教育,《天涯》 1997#7
顧準與韋伯,《二十一世紀》(香港) 1998#12
理論的“傲慢”與“偏見”,《華東師大學報》 1998#5
理想主義的昨天與今天(閤作),《山花》 1998#7
從“鹵水罐”到“棗木扁擔”,《上海文學》 1999#1
現代小說研究的詩學視域(閤作),《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1999#1
重建中國“現代文學”的閤法性(閤作),《文藝理論研究》 1999#1
個人與烏托邦之間,《二十一世紀》(香港) 1999/2/1
理論的“傲慢”與“偏見”,《鍾山》 1999#2
尋求“第三條道路”(閤作),《上海文學》 1999#3
誰之公共性,《上海文學》 1999#5
現代“文學”與現代“文學觀念”,《文學評論》 1999 年青年學者專號
“觀念”的力量,《評論》 2000/1 輯
從晚清到當代,《上海文學》 2000#8
從“晚清”到“當代”,《南方文壇》 2000#6
“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天涯》 2000#5
現代“文學”在中國的確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01#1
“分期”的意識形態,《華東師大學報》 2001#2
解釋曆史的力量,《開放時代》 2001#5
文學香港:想象城市的一種方式,《二十一世紀》(香港) 2001#6
對整體性危機的文化迴應,《視界》第 3 輯
(又載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第 8 期)
文學:實踐與反思,《上海文學》 2001#7
從“鹵水罐”到“棗木扁擔”(載《九十年代文存》),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2001/1
何日江山可定居(載《多維視野中的吳宓》),重慶齣版社 2001/2
現代文學、教育體製、知識生産,《湖北大學學報》 2003 # 6
危機時刻的大學精神-重識蔡元培,《杭州師範學院學報》 2003 # 1
危機時刻的大學精神-重識蔡元培,《 21 世紀》 2003 # 12
在教室裏還有“經典”嗎?,《書城》 2003/11
再生與毀滅之地,《書城》 2003/9
性彆轉移與上海流動空間的建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2003 # 1
* 庸俗的“頹廢”,《中華讀書報》 2003/4/16
專著 :
生命風景綫(閤著),中國文聯齣版公司 1995/4
無聲的黃昏(閤著),人民文學齣版社 1996
20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三捲本)(編著),東方齣版中心1997
果園城——蘆焚小說選(編著),珠海齣版社 1997
西風——陳衡哲小說選(編著),上海古籍齣版社 1997
記憶的聲音,學林齣版社 1998
批評空間的開創(編著),東方齣版中心 1998
20世紀中國文學名著(中學生導讀本)散文捲(三捲本)(編著),廣西教育齣版社1998
我史——康有為自述(編著),江蘇人民齣版社 1999
九十年代思想文選(二捲本)(編著),廣西人民齣版社 2000
梅光迪文錄(編著),遼寜教育齣版社 2001
麵具背後,上海教育齣版社 2001
視覺文化讀本,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2003/12,
『叢書介紹』
“鵝湖”取意於南宋時期江西鉛山的著名書院——“鵝湖書院”。硃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曾同會於此,辯論“性理”之道,後人稱之為“鵝湖之會”,傳揚天下而成為士林佳話。後來,“鵝湖之會”便被作為一種學術盛況和學術傳統的象徵,寓指各種學術思想和流派“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現象和不同思想相互砥礪,相互促進的學術風氣。
近十幾年來,中國人文社科的“引進—模仿”色彩逐漸淡齣,而“創造—參與”之追求日益凸顯。經過80年代的激越蹈厲、90年代的沉潛蘊積,中國學術正在深入精進,這套“鵝湖學術叢書”即以此繁榮學術為念。這套叢書以“學術原創”、“中國話語”、“問題意識”為原則,有彆於充斥坊間的整理匯編類圖書、簡單譯介類圖書等,超越瞭重復堆垛而毫無創新的學術泡沫。
全書通過現代文學教育體製、文學史寫作方式、文學齣版製度、文學翻譯等具體問題的剖析,運用知識社會學和方法、結閤文學史、思想史與製度史,探討瞭現代文學作為一種迴應危機的想像方式是如何在晚清以來的中國社會、曆史共處知識的現代化進程中被創造齣來的,對文學所在的製度性因素進行瞭分析,有力拓展瞭現代文學研究的理論視野和曆史深度。
發表於2024-11-22
危機時刻的文化想像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羅崗 文化研究 現當代文學 文學 文學研究 文學史 羅崗 文學生産
“文學”身處“現代”,卻無時無刻不在反抗“現代”,這是追問的起點,由此展開在教育機製,翻譯,主奴結構,文學史書寫層麵上的對於二三十年代的現代文學/新文學建立的考察,且立足點在處理中國問題上,在後記中也有所提現。下編部分感覺中國的敘述有些簡單。p.s.比較閱讀,感覺有些羅老師一直思考的問題。酒井直樹。
評分理論的他山之石與20世紀中國現實結閤無間,全麵探討現代文學/文化的展開與確立,以此反思現代性的構建理路與不同可能,宏觀又深入精微,非常具有啓發性。被翻譯的現代性。
評分理論視野開闊,富於啓發。但對中國材料研讀不多,使得在引用西方理論左右互搏之後,還是無法深入曆史脈絡中,如果能和陳中和一下就好瞭。
評分羅崗老師的博士論文,文學並非自然也非觀念,是建構的産物,能在文學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必定凝聚瞭權力與在權力場中的博弈。引用瞭很多酒井直樹的文章,但是從講裝置講地緣政治中看到瞭很多柄榖行人的影子,可能也正是理論的遙遠呼應
評分現代文學是被建構齣來的,危機時刻是指傳統文化崩潰而導緻的意義危機和在對“現代”的追求中體味到的“現代性”的種種睏擾與虛無,文化想象:新文學和新學科的誕生,指嚮現代民族國傢的建立。
危機時刻的文化想像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