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赵冈、陈钟毅,都毕业于台湾大学经济系,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分获博士、硕士学位,后分别在美国两所大学长期任教。为著名美籍华裔学者。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电子书 图书目录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7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此书有两个核心观点。 第一,中国古代的基础生产单位是“户”——由3-5个成年劳动力组成的家庭; 第二,人口与土地的比例是生产方式改变的最重要因素。 懒了,不写了。 ------------------------------------------- 补充一个,书中记录了另几位学者的研究结论,说20世纪每...  

评分

赵冈先生的著作开始在国内出版主要是有: 1.《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和地权分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2.《农业经济史论集——产权、人口与农业生产》,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当然还有上面有位仁兄提及的“《中国经济制度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 ——新...  

评分

台湾经济史学家赵冈先生的中国经济制度史文集,涉及到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城市发展史和中国经济制度史,是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制度演进过程的重要理论文献,它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主要...  

评分

台湾经济史学家赵冈先生的中国经济制度史文集,涉及到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城市发展史和中国经济制度史,是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制度演进过程的重要理论文献,它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主要...  

评分

不是学经济的,买来当闲书看看,没有精读只是挑自己感兴趣的看。几点感觉,第一作者是用心在写、态度端正、用功极深,就冲这点也值了。第二收获最大的是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真实存在过的世俗生活在脑海里复原了,中国的历史并不仅仅由勾心斗角的宫廷政治和万骨枯的流血战争,...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赵冈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457
译者:
出版时间:2006-8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091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经济史  历史  经济  经济学  赵冈  中国  社会经济史  社会科学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近人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有辉煌的成就,但也有两点可议的倾向。第一,断代研究的方式比较盛行,往往无法看出长时期发展的前后脉络。第二,有些人过分强调马克思经济史观在中国历史上的适用性,选择史料来迁就理论构架。

作者以普通经济学的观点,重新检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性质,认它是一个古代的市场经济,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分工以及相当自由的市场活动。以此理论基点出发,本书对这个市场做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市场可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要素市场及成品市场。本书前6章,讨论生产要素的市场。后4章,则讨论成品市场。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提纲挈领式的中国经济史作品。作者延续了“新经济史”的研究风格。绪论依然是最核心的,其他部分是绪论的扩展。作者在定义中国的经济是一个成型较早的市场经济体后大胆运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建立大农场、租佃制、农村副业、手工工场四部门一般均衡模型,量化了内卷化及其适用的条件,提出了人口压力下的封闭经济发展模型。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逐一分析土地、劳动力市场,工商业以及城市化相关,逻辑清晰严密,值得好好研究。惜没有对资本市场有所探究,作者在序言里也提及了这个问题。

评分

提纲挈领式的中国经济史作品。作者延续了“新经济史”的研究风格。绪论依然是最核心的,其他部分是绪论的扩展。作者在定义中国的经济是一个成型较早的市场经济体后大胆运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建立大农场、租佃制、农村副业、手工工场四部门一般均衡模型,量化了内卷化及其适用的条件,提出了人口压力下的封闭经济发展模型。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逐一分析土地、劳动力市场,工商业以及城市化相关,逻辑清晰严密,值得好好研究。惜没有对资本市场有所探究,作者在序言里也提及了这个问题。

评分

要言不烦的经济史,充分吸收了中、日历史学的成果,历史上的“自由市场”、“放任经济”论适足以解大陆官方马列经济史之毒,而对官营、雇佣、租佃等各种经济形态和各生产要素边际效益变化的探讨又建立起了一套探讨中国社会转变的新框架,其理论架构值得借鉴。对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反思也很有价值。不足之处第一是太强调市场自由配置的作用,因此解释汉唐等统一时代还好,谈到魏晋南北朝分裂时代时,就很难结合军事、政治力量对社会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了。二是过分强调“选择自由”,忽视了劳动力成为商品过程中的复杂社会政治因素,这也是过份反马列政经视角的一个弊病。

评分

看到绪论P9就给跪了,一张图把内卷化给概括完了,以后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 个人最爱的是第四章,对黄河、大运河对北方农田水利的利害分析简明扼要但发人深省。最想不通的是关于余粮率决定城市化水平的分析。我可以理解因为人力机会成本的优势使得家庭手工业替代了城镇手工业(这与农业劳动时间集中在农忙季节有关,参见江村经济),清代后 ,苏南农村人地矛盾极度紧张,需要从两湖跨区交换进口粮食,即,各地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决定分工,人多就 从事手工业,地多就从事农业,反正都是挤占城市人口的就业空间。但应该进一步问的是,为什么偏偏江南地区的人就特别多呢?两湖地区怎么就没养出那么多过剩人口呢?过剩人口概念来源于人口增长吃掉了技术进步的人口陷阱。不能孤立地静态地看。最终还是要落到技术进步上,即斜线S的向右移动。

评分

耳目一新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