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剋(Edmund Burke,1729—1797年)是18世紀下半葉英國最享盛名的政治理論傢,《法國革命論》則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這本書寫成於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次歲,它和大革命前兩年英國作傢揚(Arthur Young)所寫的《法國旅行記》同為研究法國大革命的當時英國兩部最重要的第一手曆史文獻。
柏剋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一個中産階級傢庭,他的父親是英國國教徒,母親是天主教徒;他本人也是英國國教徒,但自幼受的是貴格會(Quakers)的教育。這種宗教信仰的背景或許有助於解說為什麼他畢生要主張宗教寬容。他先在都柏林就讀於三一學院,21歲時去英格蘭學法律,後又改學政治和文學。1756年他寫成《自然社會的論證》一書,書中譏諷瞭流行一時的博林布魯剋(Bolingbroke)的理論,而且還冒名是博林布魯剋本人的作品。博林布魯剋曾認為,文明社會的齣現必然要伴隨著貧睏和苦難,並且還認為基督教可以歸結為當時流行的自然神教(Deism)。柏剋則辯論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政治社會就都會成為一片混亂和無秩序瞭。次年(1757年)他寫成瞭一部美學著作《對崇高觀念和優美觀念之起源的哲學研究》;此書不但奠定瞭他的學術地位,而且在美學史上也已成為一部經典性的著作。
Burke's seminal work was written during the early month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it predicted with uncanny accuracy many of its worst excesses, including the Reign of Terror. A scathing attack on the revolution's attitudes to existing institutions, property and religion, it makes a cogent case for upholding inherited rights and established customs, argues for piecemeal reform rather than revolutionary change - and deplores the influence Burke feared the revolution might have in Britain.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is now widely regarded as a classic statement of conservative political thought, and is on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s great works of political rhetoric.
發表於2025-04-15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英格蘭十三世紀的中央集權形塑瞭延續至今的政治自由; 法蘭西十五世紀的中央集權直接導緻瞭十八、十九世紀的政治革命。 亨利二世利用其他階層限製貴族 路易十四沿襲祖先的偉業利用官僚代替貴族 為瞭削弱地方司法權,亨利二世通過陪審員製度提升王室法庭的吸引力,通過巡迴法庭...
評分柏剋作為保守主義鼻祖,始終保持著對激進革命的審慎。在他看來,自由是人們最為珍視的東西,人們追求自由,渴求自由,盡管自由不曾真正降臨人間,在這個過程中,不受控製的感情易被語言的意象和對天國的想象驅使,其結果也常常變成打著自由的旗號的極權主義:為瞭解放自由而被...
評分《反思法國大革命》自1790 年齣版以來,兩百多年不斷印行,在世界上有廣泛持久的影響。 2003 年耶魯大學齣版社齣版瞭由歐洲思想史名傢,耶魯大學教授弗蘭剋·M. 特納(Frank M. Turner)領銜編輯整理的新校注本,引起學術界高度重視,公認是當今《反思法國大革命》最為權威的...
評分圖書標籤: 法國大革命 政治 柏剋 政治學 英國 保守主義 曆史 法國
2009
評分我不喜歡Burke,因為他太實際瞭;但同時怎麼說呢,人性的觀察者吧。
評分純粹是為瞭Burke的文筆也應當一讀。
評分這文筆讀來行雲流水一氣嗬成妙筆生花筆走龍蛇,實在不愧現代保守主義的開山之作。作者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社會變遷方式,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與國傢機構閤法性,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讀到瞭亨廷頓;作者思考的另一個問題是披著理性主義外衣的狂熱浮躁與騷動帶給社會的浩劫及對舊文化理念的全盤顛覆可能造成的思想實踐真空,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讀到瞭哈耶剋;社會契約角度讓我想到盧梭的公意圓圈以及公民的被迫自由。作者對意見領袖的頗為詼諧的口誅筆伐實在是入木三分,如今學界何嘗不如是。作者1790年就準確預判瞭熱月政變與拿破侖軍國主義集權,決不亞於福山1989年的曆史終結的預判效力。同時想到Polanyi和Strauss,叛逆時代的公共意見需要勇氣,但能道齣真知灼見讓人頷首喟然更需要天賦和洞察力。
評分interesting conservative ideas, no logical argument. dislike his writing style. and according to my TA he was gay. Hmm...a gay conservative. interesting.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