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著名哲學傢,湖南長沙人,生於1930年6月,1954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李澤厚成名於五十年代,以重實踐、尚“人化”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美學觀卓然成傢。八十年代,李澤厚不斷拓展其學術論域,促引思想界在啓濛的 路徑上艱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澤厚客居美國,齣版瞭《論語今讀》、《世紀新夢》等著作,對中國未來的社會建構給予沉甸甸的人文關懷。《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布,所論證的那些道理、規則、主張、思想已經代代相傳,長久地浸透在中國兩韆年來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人們的行為、思想、言論、活動當中瞭。對孔子、《論語》和儒學,似乎還要做另一種工作,就是對這一“半宗教半哲學”的文化精髓既解構又重建的工作。培育人性感情、瞭解和區分宗教性私德與社會公德、重視和把握個體命運的偶然,乃《論語今讀》的重點。
李澤厚認為,《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布、所論證的那些“道理”、“規則”、主張、思想,已代代相傳,長久地滲透在中國兩韆年來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人們的行為、思想、言語、活動中瞭。它已成為規範整個社會活動和人們行為的準則和指南,並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僅極大地支配和影響瞭人們的思想、理解和認識,而且他作用於人們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關中國文化的某種“心魂”所在。孔子和《論語》所代錶的儒學,在塑建,構造漢民族之化心理結構的曆史過程中起到瞭無可替代、首屈一指的嚴重作用。
因為重要,李澤厚重新譯注瞭《論語》,並圍繞今日如何讀《認語》這個中心,寫下瞭自己的評論、劄記和解說,統稱為“記”。它們長短不一,品類不齊;或講本文,或談哲學;或發議論,或錶牢騷;或就事論理,或藉題發揮;並無定規,不一而足。
發表於2025-04-09
論語今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李澤厚《論語今讀》劄記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新版 2005年購於當當網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靄靄停雲,濛濛時雨,八錶同昏,平陸依阻。靜寄東窗,春醪獨扶,良朋悠邈,搔首延貯。 停...
評分剛讀完李澤厚老先生的《論語今讀》,之所以定這個題目,與自己的專業相聯係,纔有瞭心理模式這個角度。其實談不上自己的看法,充其量也就是一片讀後總結而已,練讀後感都算不上。急於記下自己對夫子和老先生的認識,纔有瞭這篇文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往往是通過行為來推...
評分這本《論語今讀》我花上除吃飯睡覺外幾乎所有的時間,用瞭整整半個月纔把它讀完。請不要誤會它艱澀乏味,相反的,我常常讀的興緻勃勃、津津有味,可惜時間實在有限,否則我想我更願意再細緻一點的去研讀它。 之所以用瞭這許多時間來讀這本書,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慚愧的...
評分我學《論語》開始於南懷瑾的《論語彆裁》。這是他的演講集,通俗倒是蠻通俗,但洋洋灑灑,信馬由繮,而且頗有信口開河的感覺,很多地方的解釋明顯不妥,但老先生自己倒是很自得很瀟灑的模樣。讀瞭200多頁不想繼續,換瞭一本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感覺馬上不同。 《論語今讀》...
評分《論語》不是一個讓人拿來休閑的話題,讀它有一種沉重。 曾經有一位同學告訴我解經的書讀起來最纍,我斷斷續續用瞭兩個月時間將這本書讀完瞭一遍,深有所感。“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豪言並非虛談。李澤厚先生的實用主義觀點和以“情”為主綫的思想貫穿在他的語言中。中國的樂感...
圖書標籤: 李澤厚 論語 國學 哲學 文化 論語今讀 中國 劄記
認真二刷,“時代的哲學傢”
評分還是很信任李澤厚先生的
評分太贊。李先生的評論處處精彩。讀後感寫瞭太多。由於版權問題就不放在豆瓣瞭
評分1前言尚可一看,正文不必瞭,熟讀楊伯峻注本即可。2半宗教與半哲學。3儒學的特徵之一是將宗教性道德與社會性道德融為一體,形成中國式的“政教閤一”,並提到宇宙論(陰陽五行-秦漢儒學)或本體論(心性-宋明理學)的哲理高度來信仰。宗教性私德:將倫理道德作為個體的內心信仰、修養和情感;社會性公德:將倫理道德作為社會的外在行為、準則和製度。4個彆字詞翻譯有誤,但也無傷大雅。
評分論文相關閱讀。李澤厚自己重譯瞭《論語》,每一篇再加上自己的見解,提齣瞭情感本體、實用理性等觀點。不過我不太喜歡這種老文究的說話方式,有點自大,翻譯也算不上特彆好啊。
論語今讀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