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肯尼迪,英国历史学家,曾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任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研究机构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出版有多部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在世界史学界享有颇高声誉。
发表于2025-02-06
大国的兴衰(上)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探讨比较国际政治格局领域的著作中,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可算是一部开先河式的作品,自1988年出版以来,至今仍常销不衰。在中国,对本书的引进也算迅速,88年便有译本面世。看来“大国”一词颇能撩拨国人的神经。跨入新世纪后,又有两次再版,也是本书生命力强盛的...
评分波兰的土豆,泛指中欧、东欧的农业投资。 众所公知,一战后的欧洲,涂炭满地,战争债务的清偿,更是一锅乱粥。 欧洲协约国都欠英国的债,也欠法国的,但数额相对少些;而英法又都欠着美国的沉重债务;另一面,当时的苏大国,对于36亿美元巨额借款拒不承认。 美国,不断加紧要...
评分分裂式的西方政治体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于: 1、邦国林立加之物产不足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不同的国家为了生存在经济上被迫采取支持市场机制发展的政策,只有市场的互通有无才能让一盘散沙式的城邦体制得以获得足够的食物、燃料。 2、有限的经济产出使得财政制度始终是邦国君...
图书标签: 历史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保罗·肯尼迪 经济 政治学 政治 世界史
《大国的兴衰(上)》内容简介:《大国的兴衰》共分上下两册,对公元1500年以后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综合比较,内容涉及了军事与国力、经济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是一部以全球性眼光综合分析诸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著作,为那些渴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军事等国力对比不断变化趋势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大国的兴衰》的重点仍未脱离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保罗•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他通过追述公元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军事战略的相互影响。
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不光将军事冲突同经济变革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关系时,能对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这种写法独树一帜,打破了陈陈相因的传统,使《大国的兴衰》具备了全球性的宽广视野、引人思索的新颖观点,旁征博引翔实的历史资料并富含逻辑严密的有力论证,因此《大国的兴衰》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美国学术界、政界与读书界的震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国的兴衰(上)》重点论述公元1500前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主要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
虽然仅仅从经济、军事和战略地理方面做出了描述,但这种整体性框架中的全面概括使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不过大量的数据堆砌和细节的描写让人有些眩晕,很难让人觉得这本书是有趣的书,尤其是只有字……应该说是要给7分的吧。
评分书不错但是翻译的太差!
评分新版分拆成了上下两册,以一战为节点。当然出发点还是很鲜明的,还是近代500年的叙述视角,1500年的时段划分也和《全球通史》一模一样。写于80年代,作者的宏观结论是没有衰败的帝国,美苏双方都面临霸权难以维持的窘境。没想到的是1988年出版后的一年,苏联东欧就以作者在这本书里没有提到的、估计也另作者难以想象到的方式发生着巨变。这本书实际上可以和基辛格的那本《大外交》进行对比,都是在描述分析近五百年全球化之始,各大国的权力增减及其原因。这本书更加突出的是其数据表格,重要的一点都是将各大国硬实力进行分析和比较,如人口、经济总量、工业生产、军事实力、军队规模、武器数量质量比较等,这也旗帜鲜明地反映出保罗肯尼迪是位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
评分推荐语是许知远写的,理想主义文人对经济政治军事的看法倒是挺有趣。这本书本身存在很多争议,主要是在其预言和推测方面,但并不影响它是里程碑式的书籍。 “我们迫切地要好的与别人平等的地位,却总是发现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要克服中国已在世界上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形象,仍需要更多努力。经济增长与13亿人的市场是新一代中国人主要的信心来源,这种信心既容易使人膨胀,也经常脆弱不堪,因为它与个人尊严并非紧密相关”。一语中的。 自己对1500前后的世界史认知简直是匮乏,知识领域一片空白。
评分书不错但是翻译的太差!
大国的兴衰(上)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