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亡党之谜

苏共亡党之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忠,四川绵阳人,1994年到中央纪委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长期致力于制度反腐研究,获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理论文章),为《南方周末》纪念新中国“60年·60人·60问”嘉宾之一。

董瑛,湖北大冶人,法学硕士,副研究员,会计师,著有《党内干部监督制度建设论》。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李永忠
出品人:
页数:441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2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966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政治 
  • 苏联 
  • 苏联史 
  • 党史 
  • 政治学 
  • 政治学、人类学与社会科学 
  • 苏俄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苏共亡党之谜:从权力结构之伤到用人体制之亡》内容简介:一定程度上讲,一部人类社会史也是一部权力结构史。制度问题的核心是权力结构。自斯大林始的一代代苏共党人,抛弃列宁晚年顶层设计的等腰三角形权力结构(党代会选举产生相平行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长期守成并极化党委特别是第一书记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为一身的单边形权力结构模式(领导制度),以及“根本违背(巴黎)公社精神”,“期等级授职制代替普选制”的“武大郎”式用人体制(组织制度),这既是苏联模式的两大核心标志,也是苏共亡党的两大根本性原因,还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镜鉴。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欧阳修曾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历史也一样,所有人的合力构成历史的最终动力。历史的走势都是当下形成的,最终走势都是合力的结果,所谓“苏共亡党的两大根本性原因”,是很垃圾的方法论,所有的分力,无论多强大,最终都是分力,任何分力,把...  

评分

欧阳修曾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历史也一样,所有人的合力构成历史的最终动力。历史的走势都是当下形成的,最终走势都是合力的结果,所谓“苏共亡党的两大根本性原因”,是很垃圾的方法论,所有的分力,无论多强大,最终都是分力,任何分力,把...  

评分

欧阳修曾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历史也一样,所有人的合力构成历史的最终动力。历史的走势都是当下形成的,最终走势都是合力的结果,所谓“苏共亡党的两大根本性原因”,是很垃圾的方法论,所有的分力,无论多强大,最终都是分力,任何分力,把...  

评分

网上竟然已经有这本书的电子版了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28141.html。(只有前三章) 难得难得。虽然这本书从头到尾的观点其实很简单,苏联、苏共亡国亡党的主要原因就是一点:议行监合一,从而导致权力的过分集中和缺乏监督。另外,苏联和苏共的用人体制也是有...  

评分

网上竟然已经有这本书的电子版了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28141.html。(只有前三章) 难得难得。虽然这本书从头到尾的观点其实很简单,苏联、苏共亡国亡党的主要原因就是一点:议行监合一,从而导致权力的过分集中和缺乏监督。另外,苏联和苏共的用人体制也是有...  

用户评价

评分

套话太多,论证拖沓且缺乏力度,感觉是强行把锅都甩到“议行监合一”背上,不免偏颇。再加上片面鼓吹政体改革,持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暧昧态度,有种打红旗反红旗的意味。

评分

就是以党国的视角的话语太多。

评分

戴脚镣跳舞系列 启蒙书

评分

虎头蛇尾了,也难怪,否则估计不仅难以出版,作者都要被和谐

评分

套话太多,论证拖沓且缺乏力度,感觉是强行把锅都甩到“议行监合一”背上,不免偏颇。再加上片面鼓吹政体改革,持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暧昧态度,有种打红旗反红旗的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