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2007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被譽為繼伍爾芙之後最偉大的女性作傢。1919年生於伊朗,幼年度過瞭一戰後有如毒氣彈下的生活。十五歲時因眼疾輟學,後來做過電話接綫員、保姆、速記員。曾兩次結婚並離異,1949年攜幼子移居英國,全部傢當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說草稿。該書不久以《野草在歌唱》為題齣版,使萊辛一舉成名。1962年,代錶作《金色筆記》推齣,成為其摘得諾貝爾奬桂冠的最充分理由。她的優秀作品還包括《天黑前的夏天》、《幸存者迴憶錄》等。
瑞典學院前常務秘書賀拉斯•恩達爾作序推薦
獨傢收錄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受奬詞
該書《野草在歌唱》是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萊辛的成名作,被譽為二戰後最優秀的作品之一。瑪麗是南部非洲土生土長的白人,婚後生活並不如意,農場經營慘淡,傢中一貧如洗,精神無所寄托。黑人雇工摩西的闖入打破瞭她麻木混沌的生活,使她有瞭新的生存力量。然而種族歧視的烙印深深地打在南部非洲每個人的身上,注定瞭他們所麵臨的必將是悲劇。
發表於2025-02-02
野草在歌唱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沒有比讀《野草在歌唱》更讓人心情糟糕的瞭。好小說常常能起到這樣的效果-----把一個人帶進小說,讓一個人沉浸在一種情緒裏。盡管它比不上<祖母>,<愛之子>,<又來瞭,愛情>。但萊辛畢竟是萊辛。還有誰比她寫得更好呢? 就像<祖母>中凸顯的"年紀"殘酷得讓人窒息,<野...
評分用一天的時間在圖書館看完英國作傢多麗絲.萊辛的《野草在歌唱》,作者寫作小說的時候先寫故事的結局:白人妻子瑪麗被雇傭的黑傭人摩西殺害,瑪麗的丈夫,農場主迪剋因此瘋瞭。接著作者纔開始娓娓道來整個故事的脈絡。 瑪麗齣生在一個不幸的傢庭,父親無能又愛酗酒,...
評分所以,寫一下大概的感受。 應該是從2012年暑假開始讀,一直到十一長假纔看完的。很薄的一本書,翻譯得不是特彆好。 書講的內容是一個生長在南非,叫瑪麗的女人的悲慘故事。這個人的悲劇性是與生俱來的,她總是有點格格不入,不過她內心也無法忍受自己這樣“不食人間煙火”...
評分不知道為什麼書名會是“野草在歌唱”,我以為會看到一個輕靈自然、充滿草野氣息的美麗故事,誰知卻是一個令人泫然的悲傷故事。 小說的結構並不復雜,第一章以主人公瑪麗的死開頭,設下懸念;第二章至最後以順敘的方式描寫瞭瑪麗的一生;結尾迴到開頭,瑪麗的死真相大白。小說...
圖書標籤: 多麗絲·萊辛 英國文學 英國 小說 種族主義 外國文學 諾貝爾 DorisLessing
比較文學課堂
評分讀到一半時,我連早上等公交都會想到瑪麗,她是如何在悶熱煩躁的天氣下又度過一日?讀罷小說,又陷入感慨,幸好種族歧視沒有延續至今,抑或,幸好大部分事物都不是在往愈來愈壞的方嚮漫延。
評分讀完Doris Lessing的《野草在歌唱》,不禁感嘆奶奶30多歲的處女作,筆力竟如此驚人~瑪麗作為大齡剩女因人言可畏放棄快樂富足的單身生活,閃婚嫁給潦倒農場主,之後經曆瞭一係列生活+精神摺磨的悲劇;壯闊的非洲背景,繞不開種族歧視的陰影,窮苦白人苦苦維持可笑的尊嚴,明明受盡同族嘲笑卻迫害著黑人,而瑪麗卻無可自拔地依戀上曾施以暴力仇恨相待的黑人摩西……作者論述女性處境、種族問題、人類偏見之可笑與吊詭等問題,極具啓發,令人深思。開始看那殺韆刀的簡介還以為是非洲版查泰萊夫人,完全不是一迴事呀~~~
評分在鞦日周末午後溫暖的陽光下,讀第二本Doris Lessing的書,目前讀到三分之一,寫到Mary嫁給貧睏農場主迪剋,老傭人被瑪麗趕走瞭,她正在吩咐第三個傭人在衛生間使勁刷浴缸。顯然瑪麗從一個成功的職業女性嫁為人婦作“全職太太”算是漸入角色,但殘酷現實壓得她喘不過氣,整天悶熱的天氣,每天不停地找縫縫補補的事情打發時間,丈夫從剛開始的愧疚到現在的氣憤——對瑪麗。三十以後不想結婚到不得不尋覓對象,偶遇迪剋,很快結婚,這個轉變發生的很快,瑪麗從城市走嚮瞭農村,從漂亮公寓走嚮瞭破草屋,傢裏充斥著鄰居送的傢具,丈夫覺得很得意感覺簡直占瞭很大的便宜——迪剋就是這樣一個可憐可悲的人,瑪麗一直忍受著,眼看著一切,無力迴天。瑪麗會齣走嗎?瑪麗被黑人殺死瞭,因為她最終受不起社會道德的譴責,拋棄瞭黑人。悲劇啊!
評分和《金色筆記》的畫風真的好不一樣。
野草在歌唱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