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楼

癌症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 Солженицын)

苏联—俄罗斯的杰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他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许多领域有较大成就。

1918年11月12日生于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一个教师家庭,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理系,曾服过兵役。进劳改营服刑八年,其间两次从癌症的魔爪中逃脱。刑满后积极投入文学创作,其中《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引起轰动,但《古拉格群岛》、《癌症楼》等杰作无法在当时的苏联出版,在西方国家率先出版后引起轰动。1969年被苏联作协开除,次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苏联驱逐出境,流亡西方。美国政府于1974年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 。1975年定居美国。 1994年回俄罗斯。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俄)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出品人:
页数:483
译者:姜明河
出版时间:2013-2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34882
丛书系列:诺贝尔文学奖经典
图书标签:
  • 索尔仁尼琴 
  • 俄国文学 
  • 俄罗斯 
  • 小说 
  • 诺贝尔文学奖 
  • 外国文学 
  • 诺贝尔奖 
  • 文学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

该书《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癌症楼也叫做13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忘了女人,但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然苏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的一种标志。在展示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室病友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格扭曲,如向上爬的官僚鲁萨诺夫、青年地质学家瓦吉姆、女医生薇拉等等。

《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他的人生与作品是如此相仿,堪称典范,相互之间,几乎不可分割。

——哈罗德•布鲁姆

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

——弗拉基米尔•普京

事实上,抛开政治的因素。索尔仁尼琴的文学艺术成就还是很高的。比如:在《癌症楼》这部作品中,他就非常精彩地刻画了七八个身患癌症的患者在面对生死时的不同态度,由此反映他们分别代表的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蓝英年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都是要死的! 这是一个永恒的,如鬼魅一般纠缠着人类的命题。却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命题。加缪说,惟一的最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自杀。也就是说,死和人的生命意义紧密相连,任何一个人在死亡的面前都会审视自己的生活和灵魂,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患有致命的疾病,感觉到身体的某...  

评分

1、最早译本为 内部发行,呵呵。 2、没得过重病的人或许很难强烈感受病人的情感。 3、马林科夫?还是赫鲁晓夫?对慈父政策进行平反,我对苏共的历史知识欠缺。 4、毛子的正教传统导致文化界写出的东西就是不太一样。 5、不管是沙皇还是红色政权,毛子就喜欢派人开发西伯利亚。 ...

评分

第一次读俄罗斯那段特殊时期的书 革命,战争和迫害 似乎历史每次翻到这 都是人性集中爆发的时候 正直良知的人——牺牲,迫害 卑鄙下流的人——作恶,荣耀 剩下人的不值一提 怕受牵连所以闭着嘴 好像一群羊羔 不吵不闹围观屠杀, 然后温顺的等待刀子落在自己颈子上 怎么做才...  

评分

美国作家苏珊桑坦格在其作品集《疾病的隐喻》里,探讨了身体疾病由一种生理性的病变延伸为道德批判的隐喻的这一过程。她对于疾病的这一论述,不得不使我们联想到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由疾病延伸出的言语——我们会用“精神病”来骂人愚蠢;我们会用某一种“性病”来描述所批评对象...  

评分

第一次读俄罗斯那段特殊时期的书 革命,战争和迫害 似乎历史每次翻到这 都是人性集中爆发的时候 正直良知的人——牺牲,迫害 卑鄙下流的人——作恶,荣耀 剩下人的不值一提 怕受牵连所以闭着嘴 好像一群羊羔 不吵不闹围观屠杀, 然后温顺的等待刀子落在自己颈子上 怎么做才...  

用户评价

评分

记得索氏采访里有一段。谈及人类的残忍与罪恶时候,老头没有愤怒,没有痛心疾首,倒显得困顿迷惑。希望有一天我也会有这样的世界观,发怒不如发问。毛子的幽默感真是黑红相间。

评分

没有读索尔仁尼琴之前,对他的印象已经贴上了批判政治的标签,以为这会是一部讽刺的小说。但看完后觉得蕴含的主题好丰富,他把在那个环境中的各个阶层的人都关进了癌症楼,无论是拥护社会事业的良好体制工作者鲁萨尔诺还是被流放的奥列,他们都被置于生命的主题面前,不断地加入主题,不断让这些不同标签的人探讨反思,在奥列加出院前后的描写中,写得格外细腻、动人,很能感觉到一种对人的关怀。

评分

奥列格就这样走了,在病痛和十多年的禁锢后,又去了他印象中美好的流放地,他怎么能留的下来,留在薇加身边,开始依稀的未来?癌症楼出来的半天已经让他觉得不是人样,那琳琅满目的橱窗,那美味的肉串和冰淇淋,以及他那裹着军装消瘦的身体和囊中羞涩,最后那两卢布的紫罗兰都显得苍白,他是迟早要死的人啊!还有那么多人,放射科主任东佐娃自己也患了病;官员鲁萨诺夫最终也被疾病打掉了傲气,最后坐着高档轿车出院,那一丝骄傲和希望不知能持续多久;可怜的焦姆卡才17,锯了腿,谁能保证不转移,还有和阿霞的同病相怜下的爱情呢?瓦季姆是不抱希望了,但他争分夺秒的研究是否会在他仅有的时间里给地质勘探的历史划上属于他的一笔?大部分人没有做好死亡的准备可准备了能怎样,毕竟那都是现实,接受不了的提前到来,也会在片刻后意识空灵……

评分

补标。艰难看了一整年,赔给图书馆十几块。

评分

死之时“仿佛像死了一样”。是在自己想思考生老病死的时候找来读的。最温情的是三只小动物:托比克、茹克和那只羚羊。最美好的是发着光亮的生命力,正是在昏暗之下才感受得更为强烈。活着是为了是什么?活着依靠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