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泰,原籍山西清源(现名“清徐),1942年底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1988年转到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比较关注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交叉研究。2003年退休前任文学研究所古代室研究员,后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主要著作:《中国人的饮食世界》、《中国游民》、《华夏饮食文化》、《幽默中的人事百态》、《中国人的幽默》等;学术随笔集《燕谈集》、《多梦楼随笔》、《偷闲杂说》等;整理了《杜工部集》、《唐诗评选》,与傅璇琮、许逸民等人主编了《中国诗学大词典》。
发表于2025-03-31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文中关于文学作品的梳理剖析极好,尤其是水浒游民意识的分析。 作者把四民之外的脱序人都算作游民,除了游民知识分子,大部分游民都写的反面居多。 本人认为作者对于游民的定义太宽,一是戏子,车马夫,小商贩等俱是游民,认为属于四民之外,这样的按照阶层推断我不太肯...
评分 评分这是作者的新集子的书名,也是当年李慎之先生的序名(一直被用作噱头)。书的内容是少有人关注的,但是是另一种角度的关注。诸多有特点的著名文本在他笔下得到了另类解读,可谓是本书对学界的最大贡献。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关羽这个几乎被神化的人物的再发掘,比如《花关索》的...
评分为了有选择的读书,曾经浏览过几位名家推荐给年轻人的书单。梁启超、胡适所开的书籍文史哲胪列、中西备具,洋洋洒洒,不消说通读一番,单看数目已经就令人叹为观止。最令我疑惑的,莫过博览群书的毛主席开给毛岸英的书目,只寥寥数本,而且尽是些江湖小说、通俗演义。虽说政治...
评分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其实中国人身上一直都存在着这种游民精神。只是在读这本之前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或是说还不知道用个什么词确切的加以定义。 首先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很长,有些语言叙述有重复不够简洁。就作者提到的游民思想来看,个人觉得中国人身上最危险的...
图书标签: 社会学 王学泰 历史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文化 社会 游民 中国研究
江湖是游民生活的空间,也是干犯法纪、为非作歹的渊薮。凡是敢于与主流社会对抗的秘密组织成员、打家劫舍的绿林豪强、闯荡江湖的各类人士,乃至称霸一方、为人所惧的痞棍,都会被畏惧者恭送一顶“好汉”的帽子。逼上梁山是“造反有理”的过程与归宿。不义之财,取之何碍,是游民劫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总的说来,它仍是“强盗逻辑”。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密切关系,游民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对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习惯作用,也因通俗文艺的流传而深入到了各个阶层,本书阐述深刻,可读性强。
一直想读.闻一多曾说过,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都斗争着一个贵族,一个游民;一个绅士,一个流氓。
评分颇具消遣性质的严肃论文……
评分没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中规中矩,值得一看吧。
评分对于中国草根游民文化的研究,不可轻视。尤其是,此种游民中游离出来的底层知识分子,恰恰经常改写了精英们书写和创造的历史。
评分无恒产者无恒心。夫必有独立之生计,而后其人乃能独立自尊,然生计之道,在勤俭而寡欲。游民问题,最初是一个小问题,游民所占的比例也不大,同时没有政治地位,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文化。然而却能通过讲书、元曲杂剧、通俗小说等信息传播手段影响了整个社会阶层,以至于让我们现在的社会依然不能摆脱游民思维而步入现代化。那么,现在,有了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之后,通俗社会(游民阶层)又将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社会状态和社会价值走向?期待大师们就事而论之。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