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新事论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新事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在哲学思想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自成体系,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著有《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简史》(英文)等。


新事论 电子书 图书目录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7

新事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新事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新事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新事论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新事论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自古以来,中国的哲学家们都在追求“内圣外王”,就算当不了,社会也期待哲学家为各种大事小事提供一副药方。在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这两个重要事件的背景下,这本书就是冯先生的社会杂评集。 自数学家看来,往往问题终究要抽象成一组函数与方程组,而自哲学家如冯先生看来,这...

评分

自古以来,中国的哲学家们都在追求“内圣外王”,就算当不了,社会也期待哲学家为各种大事小事提供一副药方。在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这两个重要事件的背景下,这本书就是冯先生的社会杂评集。 自数学家看来,往往问题终究要抽象成一组函数与方程组,而自哲学家如冯先生看来,这...

评分

自古以来,中国的哲学家们都在追求“内圣外王”,就算当不了,社会也期待哲学家为各种大事小事提供一副药方。在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这两个重要事件的背景下,这本书就是冯先生的社会杂评集。 自数学家看来,往往问题终究要抽象成一组函数与方程组,而自哲学家如冯先生看来,这...

评分

自古以来,中国的哲学家们都在追求“内圣外王”,就算当不了,社会也期待哲学家为各种大事小事提供一副药方。在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这两个重要事件的背景下,这本书就是冯先生的社会杂评集。 自数学家看来,往往问题终究要抽象成一组函数与方程组,而自哲学家如冯先生看来,这...

评分

自古以来,中国的哲学家们都在追求“内圣外王”,就算当不了,社会也期待哲学家为各种大事小事提供一副药方。在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这两个重要事件的背景下,这本书就是冯先生的社会杂评集。 自数学家看来,往往问题终究要抽象成一组函数与方程组,而自哲学家如冯先生看来,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冯友兰
出品人:
页数:174
译者:
出版时间:2007-5
价格:2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26842
丛书系列:冯友兰作品精选

图书标签: 冯友兰  哲学  中国哲学  贞元六书  中国  国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随笔   


新事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自中日战起,随学校南来,在南岳写成《新理学》一书。此书序中有云:“此书虽‘不着实际’,而当前有许多实际问题,其解决与此书所论,不无关系。”此书成后,事变益亟,因另写一书、以讨论当前许多实际问题,名曰《新事论》。事者对理而言,论者对学而言。讲理者谓之理学,说事者谓之事论。对《新理学》而言,故曰《新事论》。为标明此书宗旨,故又名日《中国到自由之路》。二十七年为北京大学成立四十周年, 同学诸子,谋出刊物,以为纪念。此书所追论清末民初时代之思想,多与北大有关系者。

新事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新事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新事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国图的书,四层阅览室还是很好的

评分

每次看冯老都觉得很开阔思路

评分

《原忠孝》一节有用,对“忠”“孝”“节”“义”作为概念的细微区别进行了说明:“忠”与“节”为基本道德义务,“义”则为超道德的。不管认同不认同这一套道德观念,首先搞清楚概念还是很重要的嘛。

评分

冯友兰认为中西之分即古今之异,即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文化与以社会为本位的工业文化之差,中国要学的是工业化,不是西洋化(尤其是精神文明方面)。从抗战时期开始冯友兰开始重视文化的民族性问题,他提出,在物质文明工业化的进程中,民族传统的精神文明确实有些可以不变的东西,这些不变的东西一方面是指凡社会皆有的基本道德,是普遍道德寓于其中的具体的共相;另一方面是指艺术、文学等形式,它们与西洋民族的艺术、文学形式相比,其不同不是程度上的不同,而是种类上的不同,亦即民族的文学形式并没有古今之别。文化的民族性不必因社会类型转变而改变。一个社会的生产方法、经济制度以及社会制度等,是质。它的艺术、文学等,是文。从关于质底类的观点看,文是不主要底。但从一个体,一社会,或一民族的观点看,文却是重要底。

评分

国图的书,四层阅览室还是很好的

新事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