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例言--1
音樂傢嵇康及其音樂思想(代序)--3
嵇康:聲無哀樂論--12
琴賦--56
琴賦初探--61
[附錄]阮籍:樂論--72
發表於2025-04-16
嵇康:聲無哀樂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先說讀完的感想: 魏晉時代不與政治為伍也是很難的,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摺腰竟是一種奢求; 統治者為瞭統治塑造瞭竹林七賢; 一個人的在所處時代卑微如螻蟻,於曆史滄海一粟,都是統治者手中的棋子工具,但這些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嵇康死廣陵絕,對專製製度無聲的反抗至此...
評分先說讀完的感想: 魏晉時代不與政治為伍也是很難的,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摺腰竟是一種奢求; 統治者為瞭統治塑造瞭竹林七賢; 一個人的在所處時代卑微如螻蟻,於曆史滄海一粟,都是統治者手中的棋子工具,但這些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嵇康死廣陵絕,對專製製度無聲的反抗至此...
評分先說讀完的感想: 魏晉時代不與政治為伍也是很難的,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摺腰竟是一種奢求; 統治者為瞭統治塑造瞭竹林七賢; 一個人的在所處時代卑微如螻蟻,於曆史滄海一粟,都是統治者手中的棋子工具,但這些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嵇康死廣陵絕,對專製製度無聲的反抗至此...
評分有秦客問於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錶於金石,安樂之象形於管弦也。又仲尼問韶,識虞舜之德;季劄聽弦,知眾國之風;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今子獨以為聲無哀樂,其理何居?若有嘉訓,請聞其說。 ...
評分先說讀完的感想: 魏晉時代不與政治為伍也是很難的,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摺腰竟是一種奢求; 統治者為瞭統治塑造瞭竹林七賢; 一個人的在所處時代卑微如螻蟻,於曆史滄海一粟,都是統治者手中的棋子工具,但這些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嵇康死廣陵絕,對專製製度無聲的反抗至此...
圖書標籤: 音樂 嵇康 音樂美學 嵇康:聲無哀樂論 古琴 藝術 魏晉風流 音樂美學
郎艷獨絕,世無其二
評分聲隻有美與不美的形式高下之分,而沒有哀樂的情感屬性,“聲音自當以善惡為主,則無關乎哀樂”,音聲的價值在於自身而不在其社會教化上的作用。“音聲以平和為體”,此“和”不同於《樂記》中的倫理道德和諧,而是音聲自身無關哀樂自然自足不因他改不因心易的平和本體,是老莊意義上的人的無為淡泊的平和本性,是平和心靈在平和音聲中的伸展,是二者渾然一體的融閤。另一方麵,情雖然與哀樂情感無關,但卻與噪靜情緒有關,“情之應聲,亦止於噪靜”,對音聲的直接情緒反應是通往情感世界的中介。→嵇康將音聲從社會性政治性道德性中解放齣來而賦予其獨立價值,重視其本身的藝術審美價值,《聲無哀樂論》與《樂記》的差彆其實是道傢重自然與儒傢重名教的差彆。
評分真是不太好讀,不辨析一下相近的概念很容易就會覺得原文陷入自相矛盾之中,也不太弄得清問和駁之間的邏輯關係。從名與實入手覺得落瞭窠臼,但好像又必須如此。要在“和”這個概念上下工夫。
評分真是不太好讀,不辨析一下相近的概念很容易就會覺得原文陷入自相矛盾之中,也不太弄得清問和駁之間的邏輯關係。從名與實入手覺得落瞭窠臼,但好像又必須如此。要在“和”這個概念上下工夫。
評分絲絲入扣,好久不讀古文瞭,看著有點纍
嵇康:聲無哀樂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