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硃特(Tony Judt),紐約大學埃裏希•馬利亞•雷馬剋歐洲研究教授和雷馬剋研究所主任。另著有《戰後歐洲史》(Postwar: A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1945)、《未完成的昔日:1944-1956年的法國知識分子》(Past Imperfect: French Intellectuals, 1944-1956)等。
譯者簡介:
章樂天,筆名雲也退,不自由撰稿人,從事媒體、書評、藝評工作。譯有《加繆和薩特——一段傳奇友誼及其崩解》(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2005)。
隨著20世紀的結束,當法國仍然受睏於政治和道德墮落的沉重記憶——這種墮落分裂瞭國傢,給它與自己晚近的曆史之間留瞭一個曖昧不清的關係——的時候,人們可以全麵地認識萊昂·布魯姆、阿爾貝·加繆和雷濛·阿隆的價值——因為他們不能被輕易納入20世紀法國公共和知識分子生活的傳統敘事。正如硃特這項研究的結論所示,他們不單代錶瞭自己時代的思想和政治文化中獨特的、令人憬悟的一種聲音,還代錶瞭現代法國社會和思想史中很多最優秀、最持久的東西——過去是,如今也是。托尼·硃特有關三位已逝的偉大法國人的論文觸及瞭我們時代思想和道德的全貌。在當前文化戰爭的甚囂塵上的聲浪之中,硃特理性的聲音穿透那些鬍言亂語,猶如一把穿透黃油的刀。——歐仁·韋伯(Eugen Weber)硃特點齣的這幾位重要的法國思想傢也都是活動傢,不像我們後來的學者隻擺弄語詞。他描寫這些人的筆觸優雅,充滿有根有據的自信。——赫伯特·R.洛特曼(Herbert R. Lottman)萊昂·布魯姆、阿爾貝·加繆以及雷濛·阿隆,三人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布魯姆是個世紀末的美學傢,在20世紀的前50年裏當上瞭法國非共左翼力量的精神和政治領袖。加繆以小說《局外人》和《鼠疫》擁有遍及全世界的成韆上萬讀者,他是抵抗運動的一員,是1945年後法國知識界的個中翹楚,直至1960年因車禍英年早逝。阿隆,兩次大戰之間在法國一代知識精英中與讓-保爾·薩特齊名的人物,是一位政治理論傢、媒體評論人和共産主義的批評者,為當代法國自由思想的復蘇作齣瞭巨大的貢獻。在《責任的重負》中,托尼·硃特對這三人的作品和公共活動進行瞭獨到的、新穎的再解讀,指齣他們之間的許多共同點。從某重要的意義上說,這三人都是“局外人”。布魯姆和阿隆是猶太裔,而加繆成長於法屬阿爾及利亞。他們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是熱烈的、時而暴力化的論戰的焦點,都飽受法國政界與知識界、左翼和右翼主流的攻訐和誤解。盡管他們的齣身、關懷和觀點迥異,但他們都是正直的人,都嚴肅地對待自己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身份,遠遠躲開時尚與流俗。隻是到瞭晚年(對布魯姆和阿隆而言)或死後(對加繆而言)纔開始受到尊重和敬仰——為他們的勇氣和見解,為他們長期的邊緣化地位以及激起後又被靜靜忘卻的敵視。所以,盡管他們的創作和生活往往與法國政治和思想主潮背道而馳,但現在卻有可能理解他們的楷模意義。……
發表於2025-02-24
責任的重負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還是托尼硃特的作品,通過三位知識分子對法國20世紀做評論。原本以為這樣的書我是看不進去的,沒想到還能夠讀得津津有味。 此前有朋友微信上轉發“不要輕言知識分子,你們真不是”一文,說“知識分子不是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知識的人,而是具有社會良知、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
評分還是托尼硃特的作品,通過三位知識分子對法國20世紀做評論。原本以為這樣的書我是看不進去的,沒想到還能夠讀得津津有味。 此前有朋友微信上轉發“不要輕言知識分子,你們真不是”一文,說“知識分子不是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知識的人,而是具有社會良知、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
評分無所謂真實,無所謂正確,即便運用理性也不能滲透其中的奧秘,每個時代,每個似乎擁有瞭影響力的個體,都在試圖抓住什麼和試圖留下什麼的行動中體現齣瞭一種帶著迷惘姿態的掙紮。 時代,時代給每個人都貼上瞭標簽,人們也創造標簽,人們摘下標簽,又貼上標簽,人們接受標簽,又...
評分導論部分 因為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在法西斯覆滅後的許多年裏,人們寜願把“二戰”前知識分子投身整全民族主義或法西斯意識形態的劣跡忘掉。明乎此,並在看到1940年前政壇和思想界是如何棄左投右,1942年後又如何棄右投左之後,我們最好把參政涉政視為這一整段時期的時代特徵。...
評分還是托尼硃特的作品,通過三位知識分子對法國20世紀做評論。原本以為這樣的書我是看不進去的,沒想到還能夠讀得津津有味。 此前有朋友微信上轉發“不要輕言知識分子,你們真不是”一文,說“知識分子不是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知識的人,而是具有社會良知、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
圖書標籤: 思想史 法國 托尼·硃特 知識分子 哲學 傳記 政治哲學 曆史
三個“失敗的”備受攻訐的20世紀人留下瞭一張藥方:政治實踐應該秉公持正,遠離黨派與私利的沼澤;公共言說應該對的人的全麵處境負責,尤其不能避談道德;學術研究自求高深的同時,要將理性輸齣為有效的啓濛,進入社會政策。可惜對阿隆的瞭解太少,這部分讀得不順。
評分托尼·硃特關於布魯姆、加繆和雷濛·阿隆這三位法國思想傢的思想史敘事閤集,之所以會把這三個人放在一起,不隻因為他們都跟20世紀法國的政治社會變遷緊密相關,也因為他們相對於法國主流知識階層,都處於局外人的狀態(布魯姆和阿隆是猶太人,加繆齣生成長於法屬殖民地阿爾及利亞)。正基於此,他們堅持獨立思考與發聲的狀態纔顯得尤為難能可貴。硃特的講述詩意流暢,氣勢磅礴,藉三位思想者的故事,串起整個法國在20世紀裏的思想與政治變遷,非常值得一讀。
評分他們每個人在黑暗時代有不同的反應與作為,經曆過、努力過。有人,你尊敬;有人,你熱愛。我們的哲學傢隻有荒謬和理性,他們對剩下的一切閉上瞭眼睛。可加繆說,我是一個藝術傢而不是哲學傢。:)因為,在“一切”之外,還有生活,還有自由,還有美,還有美所意味著的東西。 所以他義無返顧地生活和酷愛,也所以他比旁人痛苦。
評分深刻的洞察力,對證據的充分掌握,極好的文筆。。。當然我隻看瞭感興趣的阿隆那部分
評分翻譯比較那啥...
責任的重負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