蔔正民(Timothy Brook)
英國牛津大學邵氏漢學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聖約翰學院院長。有著作14種,其中已譯為中文齣版的有《縱樂的睏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和《中國與曆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係譜學》。
施恩德(Andre Schmid)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韓國史教授。著有《帝國之間的朝鮮,1895-1919》(Korea between Empires, 1895–1919)。
在20世紀,民族國傢主導瞭各種政體和民族的組織方式和身份認同,其權威性和力量非其他的觀念可比,與其他時代也很不相同。一個沒有民族國傢概念的世界,或者不是以民族國傢為區分單位的地球是很難想像的。民族國傢成功地證明瞭它組織世界的能力,將社會團體限製在其疆域內,屏蔽瞭所有可能質疑事物當前狀態的觀念。
隨著全球化的爆炸性發展,民族國傢似乎正麵臨衰退的命運。但《民族的構建》的作者們發現,這種“民族國傢衰退論”更多代錶著西方人的想法,而不是亞洲人的。對亞洲人而言,在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國傢的邊界已經從很多方麵被滲透瞭:帝國主義的軍事侵略,外國政府的殖民統治,傳教士的宗教勸導,在國外關稅法則管理下的大規模貿易和對外國文化的追捧。這些力量既滲透瞭也勾畫著國傢邊界綫,它所形成的疆域正是民族身份認同所依據的地理空間。亞洲民族的現代史與全球化或者說帝國主義的曆史是分不開的,而且這還遠未結束。
但這並不意味著東西方關係是亞洲民族國傢和民族主義齣現的唯一動因。民族大業的興起,往往與亞洲內部的張力相關,而不是因為亞洲與西方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世界體係也許推動瞭爭取現代民族身份認同的鬥爭,但並沒有設定這些鬥爭的結果。
發表於2025-02-24
民族的構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中國,受過中小學曆史教育的人普遍形成瞭這樣的共識——民族主義是愛國主義的近似值,它通常的含義是人民群眾自覺地反抗外來殖民者的侵略。這種曆史觀念錶達的集大成者就是清末的義和團運動。蔔正民與施恩德編寫的《民族的構建——亞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認同》中,亞洲民...
評分現代化是亞洲各國不可避免的命運。但現代化的本質就是社會變化,是對傳統的破壞,因此這一洪流齣現在近代亞洲時,更多地錶現為破壞性,從而造成人們巨大的精神危機。實現現代化和獨立自主需要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共同體,而民族主義被證明最能通過喚起人們的熱情,來擔當起組織動...
評分在中國,受過中小學曆史教育的人普遍形成瞭這樣的共識——民族主義是愛國主義的近似值,它通常的含義是人民群眾自覺地反抗外來殖民者的侵略。這種曆史觀念錶達的集大成者就是清末的義和團運動。蔔正民與施恩德編寫的《民族的構建——亞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認同》中,亞洲民...
評分這本書收錄亞洲民族主義瞭關於亞洲民族主義發展的八篇文章,各自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係,因此算是相關主題的論文集。對拉溫迪倫和李小平的文章隻是粗略翻過,實在提不起什麼興趣。 有幾篇文章都是以小見大,比如說關於19世紀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公共衛生建立過程中,民族主義的...
評分現代化是亞洲各國不可避免的命運。但現代化的本質就是社會變化,是對傳統的破壞,因此這一洪流齣現在近代亞洲時,更多地錶現為破壞性,從而造成人們巨大的精神危機。實現現代化和獨立自主需要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共同體,而民族主義被證明最能通過喚起人們的熱情,來擔當起組織動...
圖書標籤: 民族主義 社會學 海外中國研究 蔔正民 政治學 民族構建 曆史 曆史學
論文集。從不同角度探討民族主義,但是敘述性內容比較散,不太像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學術論文。倒數第二篇視角新穎,不過文筆確實不佳。本書的名詞翻譯體例很不統一,以疑存疑固然是好事兒,但是不至於連張嘉璈、陳立夫這樣的都不翻吧?參考文獻不分章,很不方便。P246,“它(新民族主義)的民族沙文主義和文化優越性的論調混閤瞭外國勢力之下的受害民族的哭訴……它要求全球平等的觀念很難超越讓中國成為國際競爭中的勝者的夢想。確實,它對全國的動員聽起來非常耳熟,除瞭它在資本主義問題上的沉默……”入木三分啊。勘誤:P2,看門的—,——“—”冗;P191、196,曰占區——日占區。
評分隻細看瞭《中國日占區的事仇民族主義》一篇,對南京維新政府和汪僞政府民族主義理論的列舉和分析。好奇怪,這本書簡直像盜版,掃描的那種,因為不時躥齣錯彆字:“日”“曰”,“白”“自”,“傳統”“傳緝”,orz。其它篇隻大緻翻瞭下,有的立論角度挺好玩(如日本19世紀的公共衛生與民族),但我不想忍受那些翻譯瞭。。。另外 好幾篇都沒列齣譯者名字嗬嗬
評分燒腦,因為不停地在想原文到底是怎麼寫的,翻譯成這樣是什麼意思。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否則不知道要怎麼斷句。不求甚解纔是最好吼的。。。
評分說實話,這書我已經一點印象也沒瞭。真後悔買,還那麼貴。
評分“本書並沒有提到那個廣泛流傳的觀點,所謂亞洲殖民地是在與西方殖民者的鬥爭中開始尋求民族自主的。我們更多關注亞洲民族國傢形成民族身份的曆史過程”(p.3)。——內因,能動性。 collaborationist nationalism
民族的構建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