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
著名导演,日本影坛四大巨匠之一。
一生共执导54部影片,多享有国际声誉。
入选英国《视与听》杂志“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导演”。
《东京物语》被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评为“最佳日本电影”。
1963年,60岁诞辰之日,病逝于东京。
他的墓碑上只留下一个字:无。
发表于2025-02-01
豆腐匠的哲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如果想更多知道一个伟大导演的内心与余味,这本书是小津最 好的选择。 说来惭愧,到现在只看过小津5部电影。 每次看小津的电影,都无法抬头,是哪种有非常强非常强的磁性,将你钉在那里。 不是悬念和故事(这似乎是作家的事情),而是在画面之外、声音之外、银幕之外,给你留了...
评分最新出的《我是开豆腐店的,所以我只做豆腐》里面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电影以余味定输赢》。小津的电影最富余味,是吃白菜豆腐,回头嘴边有菜根香。如今看了这本书,发现小津的文字也是宁静淡远,颇富生机。 这本书的出版页上写着出版于2013年6月,我却是在5月中旬就拿到了。国内...
评分说来惭愧,到去年为止,我只看过小津的一部电影《东京物语》。那是高中时候买的,封面是一对很阴沉的老夫妻的照片,当时还以为是恐怖片,好长一段时间不敢看。也不知道为什么买了。后来看《看电影》时,才发现这部片子很有名,就翻箱倒柜的找出来看。当然,当时并不太了...
评分鲁迅曾说,许多人认为陶渊明是“浑身静穆”的,但他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说明陶渊明也有着“金刚怒目”的一面。其实,大家未尝不知人与人性的多元与微妙,只是由于无意或有意的被遮蔽及自我遮蔽,单线条、囿于一尊成为很多艺术家的外在形象。如导演小津...
评分在小津的粉丝之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小津过世后,每年的12月12日,也就是小津的生日和死日这一天,他的墓碑上都会放着一束红蔷薇。红蔷薇是小津最喜爱的花,这大家都知道。这送花的人会是谁呢?人们都在猜测,据说有人看到在这一日的大清早,有位女人怀抱着花束,在手电筒的照引...
图书标签: 小津安二郎 电影 日本 传记 随笔 日本文学 豆腐匠的哲学 文学
他是最具有日本特色的导演,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小津调”。1923年,小津安二郎以助理身份进入电影行业,十年后凭借《心血来潮》被《电影旬报》评为年度最佳电影。此后,《晚春》《麦秋》均被列入日本电影名片200部,《彼岸花》《秋日和》《秋刀鱼之味》等名片亦获奖无数,其传世之作《东京物语》更是蜚声国际。
他的作品总是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通过省略与留白让观者体会人生的无奈或明朗,始终坚持“电影以余味定输赢”的理念。
他喜欢女人却终身未娶;他亲历过战场却从未拍摄战争题材;他作品众多却始终风格如一。他无意成为艺术家,只想做一名电影的工匠。
小津安二郎的一生就像他的电影一样,余味绵绵。
评论里有那么多人写战争的那一节“很好看”“很有趣”?那是日本人视角的抗日战争啊,是侵略战争啊,醒醒好不好。写杏花被炮弹震落再美,也是在践踏在我们的土地上发生的事。这一点,无论我多么喜欢小津的电影,都会膈应,没办法。《东京物语》的剧本很惊喜,写“原小姐”没有太多赞誉,但感觉真是太好了。
评分不及《蛤蟆的油》好看
评分意外的很有参考性,值得做些笔记,很有些收获,虽是过去的日本,有不少东西不妨说是当代中国之镜。下个月将在日本文化中心就新的这两本电影大师文集办一场讲座,很期待。
评分小津的文字远不及电影可读。
评分评论里有那么多人写战争的那一节“很好看”“很有趣”?那是日本人视角的抗日战争啊,是侵略战争啊,醒醒好不好。写杏花被炮弹震落再美,也是在践踏在我们的土地上发生的事。这一点,无论我多么喜欢小津的电影,都会膈应,没办法。《东京物语》的剧本很惊喜,写“原小姐”没有太多赞誉,但感觉真是太好了。
豆腐匠的哲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