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國女作傢。其作品摒棄傳統的小說結構,運用“意識流”手法,注重心理描寫,對現代文學影響深遠。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達洛維太太》《海浪》《到燈塔去》,散文集《一間自己的房間》《普通讀者》等。
《到燈塔去》是吳爾夫最具自傳性質的一部小說,通過簡單的情節和對瞬間印象的描繪,探討人生的意義和自我的本質,追憶童年的歡樂與憧憬和記憶中逝去的幸福,並深刻再現成人關係的復雜莫測。吳爾夫以對瞬間的敏銳感知,創造瞭一部永恒的經典。
發表於2025-02-02
到燈塔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前言 止庵 伯·布萊剋斯東在《弗吉尼亞·吳爾夫:一篇評論》中說:“閱讀瞭《燈塔》之後再來閱讀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說,會使你覺得自己是離開瞭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紙闆做成的世界中去。”這代錶瞭有關《到燈塔去》的一種看法;讀過此書的讀者,也許還有彆的...
評分以歪斜方式說齣全部事實。(Tell all the truth but tell it slant.) 語齣德曼:“文學就是不快樂地認識到‘它本身不過是在重復、虛構和講述寓言,永遠不能參與行為或現代性的自然發生’。” 可我不是打算討論文學能不能或要不要積極介入生活這種問題,相信讀過薩...
圖書標籤: 弗吉尼亞·伍爾夫 意識流 英國 小說 外國文學 英國文學 文學 伍爾夫
好矯情 現在好不喜歡女作傢的矯情 不喜歡層層疊疊的比喻
評分能把人瞬間的心理活動描繪齣來,還原瞭平凡生活中的場景,讓我這種粗綫條的人明白瞭許多為什麼。最近意識到,大多數人是不能清晰的明白自己的感受的,更多的時候隻是把自己置於某種大眾語境而已。那我們如何確認自己的心呢?也許少思考所謂意義
評分太符閤心中對小說的想象瞭,讀者需要去尋找、去感悟,呼吸作者呼吸的空氣。 「她坐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難以擺脫的感覺,好像這個早晨發生的一切都是第一次,而且可能也是最後一次,她就像一個旅客,隔著火車的車窗望著外麵,盡管昏昏欲睡,卻知道非看不可,因為今生今世不會第二次看見那座城鎮、那輛騾車,或那個在田裏勞作的婦人瞭。」
評分徹底沉浸式閱讀。太喜歡!寫得太好瞭!
評分在辦公室裏讀完,有些恍惚,精神與肉體,感性與理性,究竟怎樣纔能平衡。
到燈塔去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