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

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著者:[美国] 琳达•格林豪斯

1947年生,《纽约时报》资深法政记者。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1968)、耶鲁法学院(1978)。在《纽约时报》从事过30年联邦最高法院新闻报道(1978-2008)。1998年获普利策奖,是美国最杰出的法律记者之一。2008年退休后,在耶鲁法学院执教,并为《纽约时报》网站撰写双周专栏。著有Becoming Justice Blackmun:Harry Blackmun's Supreme Court Journey(2005)、Before Roe v. Wade: Voices That Shaped the Abortion Debate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s Ruling(与列娃•西格尔合著,2010)。

译者:何帆

1978年生,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业余从事法政作品著译。著有《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等。译有《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访谈录》《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五位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杂忆》《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等,主编有“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传记译丛”。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 琳达·格林豪斯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何帆
出版时间:2013-7
价格:3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3704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律 
  • 美国 
  • 法学 
  • 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 
  • 美国宪政 
  • 何帆 
  • 美国文化 
  • 法律与法学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牛津通识读本”中的经典之作】

【普利策奖得主、美国最高法院事务30年报道者琳达•格林豪斯著】

【畅销译著《九人》《批评官员的尺度》译者、法政学者何帆法官译】

普利策奖得主、专事美国最高法院事务报道达30年之久的琳达•格林豪斯,在《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中向读者介绍了 该院事实上是如何运作的:在美国,官司是如何打到最高法院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如何判决?首席大法官的地位有何特别?法官助理如何发挥作用?通过描述大法官们面对深刻的宪法 问题和难解的法律涵义时的处理方式,作者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解答。贯穿《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全书始终,作者检视了许多具体个案来阐明所讨论的要点,并且将美国最高法院与他国法院进行了有益的对比。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硬着头皮读完,很多地方读中文不知道什么意思。大体上看懂和理解50%吧。名字叫通识读本,应该是面对美国本土公民而言,外国读者没有相关历史背景,很多事件的审判不知所云,也没有关系。 总体感觉美国最高法院是用来维护宪法权威,对各州和国会和总统的权力限制机构。对于具体...  

评分

《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琳达·格林豪斯著,何帆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 对美国宪法与最高法院感兴趣始自在墨尔本留学期间,还特地选了一门宪法比较。记得图书馆有本厚达6、700页的书,只讲宪法第一修正案。当然,后来知道,这没什么奇怪的,讲这方面的书多了去...

评分

译本很短,对最高法院的解读限于以美国《宪法》第三条规定的范围,并无其它解读。总而言,内容过少,出版时可能为使小本略显厚度,而附了大量英文索引入译词,并将原版英文附注于后,正文内容约296页,中文译文仅占105页,原文其它约190页,可见内容之少,仅约三分之一余。  

评分

在美国,政府的行政分支和立法分支属于政治分支,因为他们由人民选举产生,目的是为公共事务作决策。而制宪者设置司法分支,不是为了让它成为反映多数人意志的工具,因此,不能把法院看做政治机构。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最高法院向来认为,政治问题应该交给政治分支解决,法院不...  

评分

一 “哪位朋友可以说出照片上所有大法官的姓名,我可以送他一本新书。”2013年1月26日,我在北京单向街书店参加一次以“律政剧、法律翻译和司法文化”为主题的讲座。开场时,为了活跃气氛,我亮出美国最高法...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美国最高法院最简明扼要的读本,强烈推荐!

评分

简明扼要,这套读本真不错

评分

学习

评分

原文写得十分简洁流畅,翻译也比较严谨。此书的问题在于中文受众太狭窄,即使是法律专业学生,对美国司法体制与历史未有基础了解的,读来也定会满头雾水;而对于了解相对略深的,此书过于浅显,用处不大。我觉得有趣的两个地方分别是第七章提到法庭之友的作用与第八章提到高院参考外国判例会引发国会保守派反弹的地方。

评分

譯者導言真是慷慨激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