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回台湾。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推广工作。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而自己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发表于2025-04-16
蒋勋说文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生长于这个时代,我们学习古典文学的机会并不算少,从小学开始就有所接触,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分数,一个升学的桥梁。我们勤于背诵,分析诗以言志的“志”在何方,研究古文背后的动机和涵义。但我仍时常感到困惑,这样机械的分析真的道出真意了吗?与其说是对...
评分生长于这个时代,我们学习古典文学的机会并不算少,从小学开始就有所接触,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分数,一个升学的桥梁。我们勤于背诵,分析诗以言志的“志”在何方,研究古文背后的动机和涵义。但我仍时常感到困惑,这样机械的分析真的道出真意了吗?与其说是对...
评分摘录@道不远人所写: 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讲诗。不是注释,更不是翻译。所涉及范围远远大于诗词内容本身。蒋勋老师带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词本身,更是读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所经历的种种。让我懂得,好的文学作品,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 从诗经中的《氓》,到《古诗十九首》...
评分一本好的书就是能引发我的延展阅读。 4我们的教育总有一种速食的渴望,表现得很急切。岂不知很多东西一旦变成教科书,就变成了考试与答案。 13 其实婚姻可能更是真实的在意,因为两个人要更亲密地在一起,当恋爱的迷障拿掉之后,你看到的东西是恋爱的时候看不到的,这个时候...
评分蔣勛的寫法是六經註我的寫法,他有一套自己的文學觀,美學觀,他的講文學美學,都是在力圖貫徹自己的觀念。他試圖將這些古舊的事物融合到現代生活現代經驗中,所以也常常會在文本解釋的後面,不忘帶入自己的生活經驗。蔣勳常提到青春,他賦予這些文本的,就是一種青春的活力,...
图书标签: 蒋勋 文学 美学 古典文学 诗词 中国文学 文化 中国
内容简介:
先秦、汉魏、两晋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逐渐成熟的阶段,是一幅幅陶冶性灵、崇尚自然,充满激情的生活画卷,它们的美满溢着情窦初开、浪漫忧思、风骨铮铮,为后世的文学树立了不同的典范。
蒋勋先生从美学角度系统解析从先秦到“五四”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蒋勋说文学》分上、下两册,上册讲述从《诗经》到陶渊明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下册从唐宋散文讲到五四新文学。
《诗经》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自身带有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朴实与天真,自由抒发所思所想。这种朴素的审美在其后数千年的中国文学中一直存在。
《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熔生命激情与绚烂想象为一炉,提供了与《诗经》完全不同的、铺张华丽的审美范本。
汉乐府是来自田陌市井的歌声,既有《诗经》的质朴,又有《楚辞》的不羁,蒸腾着盛世的蓬勃生命力。
《古诗十九首》诞生于文人阶层兴起的年代,上承《诗经》,下启魏晋,以文人忧思观照民间,促使文人诗成为后世传世诗歌中的主要部分,建立起了格律美的规范。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纷繁的时代,不仅有多种多样的人,而且每个人身上都展现出多面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魏晋和我们现在的时代很像,有很多可能性,有很多凸显自己的机会,或许由于最终的归宿无法改变,所以人们最重视的是当下的状态。
陶渊明的诗文中有一种“出走”的气质,但最后总会回到真实的生活当中,从现实的山水回到内心的田园,实现内化的自我完成。
“诗比历史更真实。”它蕴藏了生活的本质,连缀起古今一贯的情感。文学中流传千年的美、诗意与哲思,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悲悯着伤痛,抚慰着渴望,释放着天性,开解着生命的困惑,听蒋勋讲述千年的文学之美。
--------------------------------------------------
编辑推荐:
文学,是一种救赎。文学之美时而浪漫温暖,使人超然于简单的生活之上,挣脱现实的纠葛;时而伤感落寞,通过对伤痛的悲悯,使人反观内心深处,获得灵魂的净化。
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蒋勋先生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中国文学之美系列·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中,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魏晋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古典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大家回归心中的田园。
《诗经》的初民情怀、《楚辞》的南方激情、汉乐府的田陌市井、《古诗十九首》的文人忧思、魏晋文学的自在奔放、陶渊明的悠然恬淡,几千年来的文学之美、诗意与哲思,经由蒋勋先生细致入微的解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泥土的温润、树叶的青绿、市井的烂漫、文人的忧思、远人书信的墨香、潺潺如诉的水声、兴盛时代的自信、生命本质的哀伤……看似消失的却被文字镌刻,时间流去,而情怀永在。
刮目相看
评分蔣勛的寫法是六經註我的寫法,他有一套自己的文學觀,美學觀,他的講文學美學,都是在力圖貫徹自己的觀念。他試圖將這些古舊的事物融合到現代生活現代經驗中,所以也常常會在文本解釋的後面,不忘帶入自己的生活經驗。蔣勳常提到青春,他賦予這些文本的,就是一種青春的活力,無處不有他的一種人的觀點,這種觀點很溫暖。 在本书中,他常常说“我一直很怕看詩文的註解,因為註解會把這個東西定型”,這或許就是蔣勳遭受批評之原因了,蔣勛認為註解是窄化詩意的工具,他可能不是讓你離詩越近而是越遠,但是另一方面卻是,蔣勛可能跳脫文本,自說自話,沒有公認的基礎,就好像是不顾字義去概括段意,雖然這是極端的說法,蔣勛遠沒這麼幼稚。
评分你听我说,这是一部好书
评分刮目相看
评分三星半。蔣勳的就看過說書法的一本,感覺是文學美學貫通感染力很強,看完分分鐘心情激動臨帖停不下來。但是這本很明顯能感到其對這段時期(尤其從古詩十九首到魏晉那段)的感情並不是特別深(除了說到曹植這個”失戀“”失意“卻”詩意縱橫“的少年看得出非常喜歡)。——私以為大概美學研究的深的人更喜歡肆意張揚的美,而十九首魏晉那段文風明顯相對質樸。另一方面個人并不很喜歡此書中文人跟市井百姓涇渭分明的劃分,說陶淵明再怎麼說也是個文人不可能自己去種田,說十九首明顯是文人階層的作品因為詩歌里有了對死亡的憂慮與思考……
蒋勋说文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