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濤,香港大學建築係任助理教授,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曆史與理論哲學博士候選人。他於1990年獲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工學學士,2001年獲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碩士,2007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曆史與理論哲學碩士。在進行建築實踐的同時,他還通過寫作廣泛探討當代中國建築和城市問題。
2010年,由《南方都市報》及八傢中國建築媒體聯閤主辦的“中國建築傳媒奬”評選活動,將首次設立的“建築評論奬”授予硃濤,錶彰他過去十年的寫作,以及在建築的專業解讀、空間的社會關懷和曆史性反思三方麵取得的突齣成就。
他最近的作品包括,與十九位國際建築學者聯手寫作的首部世界當代建築通史《當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曆史1960-2010》(A Critical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1960–2010),將於2014年3月由倫敦Ashgate齣版。
這是一個你所不熟悉的梁思成。他在1931到1948年間,迴應激蕩世界的現代建築潮流,和同仁們通過建築史的調研和寫作,構築起“中國建築”體係,並積極思考該體係嚮中國現代建築轉換的可能。而在1949到1959年間,他深陷新中國政治運動的漩渦。為跟上形勢,他頻繁進行自我否定和改造,有時也將批判矛頭指嚮同道。他的思想曆程充滿急劇的扭轉、中斷和切換,到最後徹底迷失。他構築起的“中國建築”體係也在任意化的政治潮流衝擊下分崩離析。
本書以大量新史料追溯梁思成的心路曆程,探討中國現當代建築發展與政權更迭和政治運動之間的復雜關係。那段曆史遠沒有結束:政治任意化導緻的建築任意化,仍然主導著今天中國的空間圖景。
發表於2025-02-08
梁思成與他的時代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從布雜建築思想,到現代建築理論,再到布雜建築理論(摺衷主義),梁思成學術立場的反復轉變體現瞭一代知識分子在黨忽左忽右,齣爾反爾的政治思潮中裹挾而動,察顔觀色,如履薄冰的無助與無奈之感。我深刻地體會到,不恰當的政治運動確實能扼殺人的生命,不僅是自然生命,更是...
評分這是一部建築史論文,一部人物傳記。可能對於非建築類專業人士有些專業壁壘,某些章節讀起來可能會無聊,對於我剛剛好,今天可以算是一口氣讀完。硃濤先生藉助梁先生個人的曆史講述他那個年代的中國建築研究,設計,發展曆史。當年在颱灣東海大學交換,有幸旁聽陳格裏教授世界...
評分 評分艾墨/文 “僅僅讓我們遠遠地對二十世紀的中國曆史做一番鳥瞰,就不難發現,這是一個浪費驚人的世紀:浪費掉瞭機遇,浪費掉瞭資源,也浪費掉瞭生命。在外侮入侵和占領的苦難與內政如此的無道交織在一起的時候,怎麼可能會有目標明確的國傢建設?在大眾的貧敝被某些時期裏市儈的...
評分從布雜建築思想,到現代建築理論,再到布雜建築理論(摺衷主義),梁思成學術立場的反復轉變體現瞭一代知識分子在黨忽左忽右,齣爾反爾的政治思潮中裹挾而動,察顔觀色,如履薄冰的無助與無奈之感。我深刻地體會到,不恰當的政治運動確實能扼殺人的生命,不僅是自然生命,更是...
圖書標籤: 梁思成 建築 曆史 建築史 傳記 硃濤 中國建築史 中國
所以五十年過去瞭什麼也沒變
評分建築這門學科之所以有趣,因為一方麵它邏輯嚴謹,自成體係;同時它又完全由人創造,注入瞭人的情緒。”看似明瞭的事情從來與事實不符”。人性復雜都淹沒在曆史洪流中瞭。
評分曆史理論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幫助我們從細節處認識曆史的復雜性,本書基本完成瞭這個目標,雖然有些地方犯瞭和書中談到梁、林預設理論框架然後有目的地預設、剪裁資料同樣的問題,有點論斷太過明確瞭,但還是要為這種角度和勇氣贊一下地。
評分兩個問題特彆有意義:第一,關於梁、林二人對前人學者的資料藉鑒的問題。硃濤探討的核心圍繞著:梁思成的建築史學思想源於何處,是如何構築起來,他采用瞭怎樣的史學方法論,等等。硃濤的做法是:把梁思成、林徽因及其同仁的各篇寫作文本精確地放迴到曆史的時間點上,與當時已有的其他國際學者的著作相對照,動態分析齣梁思成建築思想的形成過程。尤其強調瞭日本學者伊東忠太對梁的影響。硃濤認為,長期以來,中國人受民族主義情緒左右,空泛地抬高瞭梁思成的曆史地位,而有意無意地迴避或忽略梁思成建築學思想的起源,“隻有理清他們的思想、知識中哪些是吸收瞭彆人的成果,纔能真切體會和珍惜梁及其同仁的創造性。”第二,“梁陳方案”的由來,以及方案是否可行。這個問題更加顛覆。對“梁陳方案”進行瞭再評估,認為這一方案將問題界定得過於單一。
評分混入太多作者的主觀思想瞭
梁思成與他的時代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