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
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居北京。
著有《午夜之门》《夜火车》《跑步穿过中关村》《居延》《把大师挂在嘴上》《到世界去》等。
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等多种语言。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春天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
2009年赴美国克瑞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做驻校作家。
2010年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WP)。
发表于2025-01-22
耶路撒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2014年的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颁给了徐则臣的作品《耶路撒冷》,颁奖词将这位36岁的青年作者,称为“70后作家的突出代表”,认为这部小说反映了他不同寻常的气象,更预言“他无疑会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我们可以感受到徐则臣这部耗费了6年心血的长篇小说中所包含的...
评分2014年的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颁给了徐则臣的作品《耶路撒冷》,颁奖词将这位36岁的青年作者,称为“70后作家的突出代表”,认为这部小说反映了他不同寻常的气象,更预言“他无疑会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我们可以感受到徐则臣这部耗费了6年心血的长篇小说中所包含的...
评分2014年的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颁给了徐则臣的作品《耶路撒冷》,颁奖词将这位36岁的青年作者,称为“70后作家的突出代表”,认为这部小说反映了他不同寻常的气象,更预言“他无疑会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我们可以感受到徐则臣这部耗费了6年心血的长篇小说中所包含的...
评分近日参加了作者徐则臣老师的活动,有幸与徐老师聊了一会儿。在此凭记忆记下内容,如有不符徐老师本意之处,皆为我的责任。 问:《耶路撒冷》一书涉及了基督宗教,但书中却始终不言明“斜教堂”究竟属于哪一个教派:就十字架上有耶稣苦像来说应当是天主教,但秦奶奶读的却又是...
评分徐则臣为小说《耶路撒冷》设置了一别有意味的结构:故事叙述部分与(虚拟的)“专栏文章”交叉推进,直至终局。所谓“专栏文章”,是书中主角初平阳为一媒体开设的“我们这一代”专栏,计三十三篇,除小说中作为实体出现的“到世界去”、“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么...
图书标签: 徐则臣 小说 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现当代小说 当代文学 耶路撒冷 中国
少年时代,初平阳和小伙伴们在运河边一座摇摇欲坠的斜教堂外,听见一个文盲老太太独自在里面一遍遍地念叨:耶路撒冷。初平阳一直以为是这个词的汉语发音足够动听和神秘,才让他多年来念念不忘。直到博士毕业前夕,在一个从以色列来的犹太教授的追问下,他才发现,自己对耶路撒冷的想往,不仅源于汉语发音的诱惑,更是内心里隐秘多年的忏悔和赎罪之结……
读了35页读不下去了,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应该不可能得什么文学奖了。
评分四星半。用个标签式的说法,魔幻现实、意识流、现实主义混合。1、沟通了花街-北京,花街更是变得更加庞大了,而耶路撒冷则是信仰象征。2、叙事上有流动的梦的感觉,在叙述中不停地荡开到过去或未来,时空被随意但自然地转换和扭动。
评分只读了专栏,对故事没有太大的兴趣。 就这十篇专栏来说, 只是诚实地记录了所谓70后这一代遇到的各种难题,人生,爱情,事业,家庭等等, 但并没什么新鲜的观点,角度,语言上也没有特别之处。 如果作者真的想要为这一代人立传, 恐怕野心过大, 没有人可以代表一代人。
评分外界那么高的评价,读完之后却稍微感觉失望。整部小说其实是一本倒叙之书,在陈述现实的同时,又散点透视地还原了一个故去的往事。徐则臣的野心非常庞大,他不仅在重塑花街的地方志,也不仅仅在还原70年代的精神困惑和生活乱象,他意在重新解释宗教、救赎、众生、宿命等宏大的命题,不断祛魅的过程中,又不断建筑起一个迷幻不清的世界。我无法很清楚地抓住徐则臣要真正表达的意思,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语言的流畅性(尽管有时冗余),以及对叙事逻辑的把握,都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难得的愉悦。虽然徐则臣在小说中引用了大量外国文学经典,仿佛以此佐证营养的来源,但我依旧从初医生身上看到《白鹿原》朱医生的影子,从初平阳身上嗅到高加林的味道,甚至整部小说,让人不自主想到王小波、格非和苏童。在师法那么多人后,徐则臣让人好奇他如何成为自己。
评分读了35页读不下去了,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应该不可能得什么文学奖了。
耶路撒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