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人文主義作傢和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青年時代曾學習法律,後與那不勒斯王羅伯特宮廷的王公貴族和人文主義者多有接觸,並潛心研讀古代文化典籍。主要作品除《十日談》外,還有傳奇、史詩、敘事詩、十四行詩、短篇故事集和論文等。
王永年(1927—2012),又名王仲年,浙江定海人,1947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通曉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種語言。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從事外國文學研究和翻譯,譯作有《耶路撒冷的解放》《十日談》《歐·亨利小說全集》《伊甸之東》《約婚夫婦》《在路上》《博爾赫斯文集》(閤譯)等。
《十日談》(1348—1353)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作品開頭有個序麯,敘述瞭在佛羅倫薩瘟疫流行的背景下,十名青年男女在鄉村一所彆墅裏避難時所發生的事情。十個青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十天共講瞭一百個故事,故名《十日談》。每篇故事長短不一,內容包羅萬象,而人文主義思想是貫穿全書的一條主綫。
我們乾瞭這些事,不需要否認 漂亮的人,肥胖的人 接驢尾巴的農民,惡毒的大學生 習慣八個伴侶的公主, 僞裝天使的騙徒,打入地獄的魔鬼 我們一緻得到養料,在太陽底下 有人問太陽的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活著,甚至能活著? 為什麼承認瞭一切還可以生活, 在死絕的弗羅倫薩,...
評分喬萬尼·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傑齣代錶,人文主義者。 在佛羅倫薩的政治鬥爭中,薄伽丘站在共和政府一邊,反對封建貴族勢力,多次作為特使去意大利其他城邦。他潛心研究古典文學,晚年緻力於《神麯》的詮釋。1350年,薄伽丘結識彼特拉剋。 傳奇小說《...
評分公司李姐的兒子剛上小學,放寒假老師點名要的書,說看完瞭要寫讀後感(寒假作業)。這一堆書裏居然有十日談,我主動提齣交換——俺寫讀後感,白看這本書。 7個富婆級少女,3個帥哥級美男。藉著“瘟疫”的東風一起鄉間嘮嗑。他們欣賞著美景,享受著舒適,體會著浪漫。然後發現...
評分現在在看的是薄伽丘的《十日談》,吸引我去看,一是因為裏麵都是小故事性質的,每個故事篇幅不長,帶在身邊看起來比較方便,另外,更主要就是想看看為何這本名著會在15世紀被視為是禁書,正如當初看洛麗塔時帶有的情緒一樣。 其實這本書買瞭很久瞭,不是不想看,而是以為看不...
評分終於把《十日談》這本巨冊的書給翻完瞭,書中一百個故事,思想境界不在同一水準,存在較高比例的平庸的故事。所以看這書大可不必像我這樣無聊,把一百個故事逐一看一次,這樣很浪費時間。 我看到第二日的時候就準備找這種節選的單子,但是沒能找到。所以,為瞭以後誰誰誰看這本...
直到最後一天最後一個故事的時候,突然看齣瞭一點不一樣的東西,也許這是一種挑釁,是一種最深的道德反省。純個人的想法,隻是我突然感覺不一樣瞭。
评分太黃瞭,太黃瞭!也感嘆王永年先生的翻譯,把黃的那一部分譯得齣奇地好。還有,薄伽丘對女性的觀點實在不敢恭維。他對愛情的觀點更是“脈絡清奇”。偷情完全等同於愛情,滿篇是這樣的邏輯:“神父當即看齣這個女人有點傻,認為在她身上大有便宜可占,突然愛上瞭她。”最後,所有的傾慕都以乾一炮收尾。讀這本書,文學意義在其次,但可以瞭解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及其周邊風尚。
评分短篇小說集,剛開始挺有意思的,多瞭就厭瞭,棄
评分可以。
评分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特定故事 各種隱喻和諷刺 犀利的揭露 宗教信仰的冠冕堂皇 男女之間的暗渡陳倉 錢權背後的糜爛荒唐 然而 筆鋒一轉 以最後一篇“童話故事”結尾! 巧閤的是 我在此時閱讀這本書 2020庚子年2月中國武漢冠狀病毒疫情的背景恰恰契閤瞭這本書中1348年意大利佛羅倫薩鼠疫流行的時代背景 願平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