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著名作家,超验主义运动代表人物,主张回归自然,崇尚简单纯朴的生活,追求理性空灵的精神境界。他于一八四五年春在瓦尔登湖畔建起一间木屋,开始过一种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的自种自食的生活,并对世界进行深刻思考。
译者:苏福忠(1950—),山西陵川人。197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语系。1977年起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业余时间从事翻译和写作实践。译有《霍华德庄园》《红字》《兔子富了》《夫妇》和莎士比亚的剧作等,著有《译事余墨》《编译曲直》《席德这个小人儿》和《我的父老乡亲——公有制启示录》等。
《瓦尔登湖》记叙的就是这一段时期的生活和思想活动。作品描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迷人景物,充满了睿智脱俗的哲理性思辨,文笔流畅生动,发人深思,读来令人心悦诚服。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
文/ 梦游三水 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湖边的树是眼睛边上细长的睫毛,而四周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悬崖,则是眼睛上浓密的眉毛。 ——《瓦尔登湖》 (一) 一...
评分在晨光中涤荡尘怀 ——再读梭罗《瓦尔登湖》 题记: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信息灵通和有教养是互相排斥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很快阅读大量只是指南手册之类的书。而要有教...
评分立秋前后,我读了这本书。很薄,只有三百多页,断续看了三天,把其他正在读的书都停下了,很有点迫不及待的味道。 今年夏天,北京几乎就没怎么热过。立秋这几天,一直在下雨,迫使人取消某些户外活动。 昨晚我去五道口,正是雨最大的时候,一群人躲在易初莲花的...
评分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hehh/swsb/sp/03.htm 梭罗和他的湖 一 想为一本寂寞的书打破一点寂寞,此愿巳久,这本书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这本书在一八五四年出世时是寂寞的,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
评分某个同事对我不结婚的想法表示不可思议,我说我安于独处,不需要他人陪伴,多一个人在身边反而是累赘。 表姐对我每月只赚2000多元表示不可思议,我想我有住的地方不用付房租和水电煤,不买新衣新鞋新包,不化妆不外出吃饭,日常开销不过是交通费加一些吃的,和一些必需品,我...
苏的译本是曾经最喜欢的。
评分- 我们永远还有生活
评分把一片湖写得太有神性了,原本是把这本书当成给明年的旅游指南来看的,现在感觉在湖边散步都不够了,还要加上露营和钓鱼才是最佳体验(也不知道时隔两百年还可不可以。不过在湖中在松树林里梭罗看到的到底还是无止无尽的社会学,我的关注点肤浅了,但也懒得过多思考关于较原始的社会的事情,梭罗说的“不洁之人”是我无误了。p.s.明年正好能看到瓦尔登湖的冬和春www红松鼠灰背隼知更鸟玉米饼等着我我来了!!(好像混进什么奇怪的物种。
评分花了8个小时,在属于自己静静时光读完。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他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很少。而我们过多的追求物欲,容易让人迷失自己。这本书,也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梭罗在世时,并不出名,直到他死后这本书才火起来。
评分高中的时候知道了梭罗,听说他独自一人生活在瓦尔登湖边,感觉像极了中国古代的隐士,近日读完此书,才知道这位先生只在湖边生活了两年,而且他的精神背景与中国的隐逸思想毫无联系,倒是书中时时流露出对印度思想的偏爱。他热爱自由,思维活跃,在湖边生活对他而言不过是一次实验,“把生活逼入一个角落,缩减到最低的条件,如果它是低贱的,那么就把生活的全部而真实的低贱之处领略到,随后告诉全世界,倘若生活是崇高的,那么通过经历去认识它,以便我下一次出行时能够对它给予一种真实的描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