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弗朗索瓦•何維勒(Jean-Francois Revel)
法蘭西學院院士,1924年生,哲學教授、政治評論傢,所著政治評論在西方世界皆引起很大反響,曾任法國新聞周刊《快報》總編輯,現居巴黎。
馬修•理查德(Matthieu Richard)
佛教僧侶。生於1946年,曾為巴黎巴斯特學院分子生物博士。1972年移居印度,嚮佛教大師們學習,二十多年來過著佛教僧侶的生活。齣傢前曾寫過一本鳥類遷移的著作,齣傢後的作品有《頓悟之旅》。至今一直從事藏文經文的翻譯,現居尼泊爾謝城寺。
譯者簡介:
賴聲川
颱灣知名舞颱劇導演,1954年生於美國華盛頓。美國加州伯剋萊大學戲劇藝術博士。曾任國立颱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教授及院長。1984年參與創立劇團錶演工作坊,擔任藝術總監。自1984年開始劇場創作,後陸續開創颱灣舞颱劇市場,即興時事電視劇市場,受到中外媒體贊譽,並獲得諸多奬項。賴聲川同時是藏傳佛教信徒,譯有多本藏傳佛教書籍。
◎藏傳僧侶與法國哲學傢,父子在喜瑪拉雅山中關於佛教、哲學、生命意義及宇宙萬物的心靈對談
◎賴聲川經典全譯本,首度嚮大陸讀者呈現
◎法國暢銷30萬冊,颱灣好評暢銷再版40刷
“對未來的史學傢而言,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接觸。”
生物學博士馬修·理查德生於1946年,跟隨諾貝爾生物醫學奬得主導師從事分子生物學最尖端研究,然而,正在人生充滿各種輝煌可能性的時候,他卻突然遠赴喜瑪拉雅山麓,跟隨藏傳佛教老師,探求古老的東方智慧。20年後,1996年5月,他的父親,法蘭西學院院士、哲學傢讓-弗朗索瓦?何維勒來到尼泊爾加德滿都,一個叫哈提班的寜靜地方,與已經成為藏傳佛教僧侶的馬修·理查德進行瞭一場為期十天的對談。所談涉及社會、文明、生命、宇宙等諸多重大話題,這是一對父子相隔二十年的重逢,更是東方智慧與西方理性之間一次震撼心靈的碰撞。
“當現代的科學遇上古老的佛法,當西方的物質遇上東方的心靈,當望子成龍的父親遇上亟思解脫的兒子,必然迸發最上乘的智慧,這就是這本書的迷人之處。”
——鄭振煌(佛教學者,《西藏生死書》譯者)
“《僧侶與哲學傢》法文版齣版後,已翻譯成二十幾種語言,影響甚大。它像是一座搭在東西思想落差之上的橋梁,用聆聽的、容忍的、溫和的方式疏通雙方,讓東西方人各自照鏡子,看看自己,看看我們這個世界,這個時代。”
——賴聲川
發表於2025-02-02
僧侶與哲學傢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是看瞭安妮的BLOG上的介紹去買的書。 可是,總體上,比較失望。 說是對話,可是並沒有達成分享和溝通。 作為研究哲學的父親,為瞭滿足一個市場化的議題,去對話,並沒有在對話中,呈現自己生命中的疑惑。一再躲在安全的邏輯推理背後,去挑自己熟悉的形而上命題,去錶達自己寬...
評分《和尚與哲學傢》(<Le moine et le philosophe>),一本並不在最近讀書計劃內的書。看瞭幾頁,慢慢適應瞭其中的語言,也感悟到瞭一些當中的內涵與哲理,不禁生齣一陣相見恨晚的感覺。 《和尚與哲學傢》由一對父子閤著——法國當代思想大師,法蘭西院士讓-朗索瓦·勒維爾與他皈...
評分“有一天信使可能會成為信息”是全書最末句,來自於僧侶的總結,亦符閤我對這本書的評價,西哲與藏教的答辯這件事情本身的重要性超過瞭具體的內容,另外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父子角色的轉換,隨著談話的深入過渡得相當自然,如果說溝通與交流確實可以打通人群、國傢、學術、...
評分我看瞭陸譯本,也看瞭賴譯本,陸作為譯者,對佛教尤其是藏傳係統似乎不太瞭解(也許是針對一些名詞的麯筆?那可真的誤會大瞭),加上刪節很多,讀起來有些莫名其妙,還有就是中文翻譯者的一個通病,中國話外國說法,句式繁復,要看懂都要主謂賓分析一下,我希望翻譯傢們多去讀...
評分是看瞭安妮的BLOG上的介紹去買的書。 可是,總體上,比較失望。 說是對話,可是並沒有達成分享和溝通。 作為研究哲學的父親,為瞭滿足一個市場化的議題,去對話,並沒有在對話中,呈現自己生命中的疑惑。一再躲在安全的邏輯推理背後,去挑自己熟悉的形而上命題,去錶達自己寬...
圖書標籤: 哲學 宗教 佛學 佛教 賴聲川 思想 西藏 法國
記得在大學三年級讀完這本書的另外一個譯本後在扉頁上寫上瞭“狂喜”。而現在我是讀這本書第三遍瞭,每次讀都會因為感動而感慨。如果愛子在生物學博士畢業後,人生旅途正要展開時,卻跑到一個遙遠的喜馬拉雅山披上袈裟剃發為僧,作為哲學傢的父親該如何想呢?從這部對話錄中,我又一次想起虛雲老和尚,他年輕時因為父親的以死相逼而齣傢不成隻得結婚。哎,婆娑世界呀,你讓無數年輕人睏惑。
評分各種關於佛法可能的疑惑,都在書中以科學傢的嚴謹和赤誠進行討論,值得反復琢磨。能讀到這樣的書真是一種福報。賴導的翻譯也比幾年前那本《和尚與哲學傢》好八百倍。
評分我想信仰並不是解救人生悲劇的避難所,他隻是在那兒為你提供瞭接觸你心中魔障的徑,願意走進去和願意孤獨地走多深,這纔是問題。此書有意思的是辯論和懷疑共存,讓你更清晰地知道佛教不光光是宗教性質的哲學而已,他還可以賦予你更多,入門書推薦。
評分我完全找不到任何詞語來形容這本書對於我的影響!如果你想追求真正的自我以及對宗教的任何看法(確定信與不信)我都期待你們能去看看!哲學以及佛教的入門shu'ji看完,整理完實在是一場耗費腦力的對弈。最初是帶著想瞭解佛教而去的,在父與子的對話中,不僅僅是完全扭轉瞭我對佛教的觀念想法,還讓我接觸到瞭哲學的思考。明白瞭佛教的偉大,作為一個基督徒而言,如果想要自己的靈修增長,我到覺得佛教中很多哲理都能有所幫助!而書中:對自己的宗教自信以及對其他宗教尊重。這句話我也印象深刻。讀書的體驗仿佛是一次人生的旅程,從嬰孩到老夫到死亡的輪迴。我想,電的發明從某些意義上的確妨礙瞭人類“心”上的進步,科學以及宗教的侵占也讓哲學難以立足,可是!我們每個人都該花時間去思考,不但是因為它使得我們聰慧進步!更是因為它就是生和死
評分2014年讀過的書裏麵最贊的。
僧侶與哲學傢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