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的乡村社会经济变迁

明清以来的乡村社会经济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宗智

1940年生,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师从著名学者萧公权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历史系教授,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Professor, Above Scale),2004年荣休。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1986- 1995年)。Modern China(《近代中国》)创刊编辑(1975年至今)。《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创刊编辑(2003年至今)。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主要学术兴趣为明清以来的社会史、经济史和法律史。主要著作有:《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 《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 《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最佳著作奖)《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最佳著作奖) 等。

出版者:法律出版社
作者:[美] 黄宗智
出品人:
页数:1243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1
价格:CNY 16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853745
丛书系列:黄宗智作品集
图书标签:
  • 黄宗智 
  • 海外中国研究 
  • 明清史 
  • 经济史 
  • 社会经济史 
  • 历史 
  • 社会史 
  • 社会学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明清以来的乡村社会经济变迁:历史、理论与现实(三卷本)》的出发点是中国土地和人口关系的演变,因为这是中国农业生产的给定基本条件。对明清以来到当代的演变,无论是“资本”还是现代科技投入,无论是财产制度和相关法律,还是社会结构或市场关系,都不能脱离土地-人口关系基本条件的背景来理解。改革时期的农业去集体化和家庭化以及市场化演变也同样如此。这绝对不是要单独突出人口为单一的决定性因素,而是要澄清人口与土地间的给定“基本国情”,由此分析这与其他生产要素、制度和社会演变之间的关系。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通过翔实的关于基层小农场运作的经济人类学资料来分析并说明其生产逻辑。这是一个由微观的生产实践来说明宏观的经济逻辑的研究进路和方法,由此展示它和现代工业经济的不同。本书所试图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在历史上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今天又如何?这方面,中国与现代西方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其前景又如何?

在认识论层面上,笔者一直有意识地摆脱意识形态化的理论先行研究,而采用从经验证据出发,由此提炼概念,而后再返回到经验证据的研究进路。目的是试图掌握一个题目最基本的事实,然后借助与现有理论的对话来提炼自己的概念。这和当前流行的从理论到经验,再到理论的做法正好相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关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根子,杨小凯认为中心在于土地。在他看来,中国市场经济,产品市场化已经实现,要素市场化比较差强人意,从原材料、劳动力、资源包括土地、资本呈现出依次递减态势。土地私有化,是他生前一直关注的中心。但是,从学界讨论来说,杨的观点赞...  

评分

评分

《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这本书获得了“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资料的运用,作者从资料中发觉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价值,并将之提炼和系统化,使之能为己所用,显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经过系统的...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头两本是华北华南书稍加注水,第三本问题隐性革命加大量鼓吹重庆注水、自我抄袭和重复,哈耶克引注甚至有维基百科内容,重庆资料绝大部分源于官方数据、报告和报道,政府非正规运作与非正规经济混为一谈,明显敷衍了事。逻辑上延续内卷化与质疑西方理论,认为马尔萨斯陷阱—斯密分工与增长/马克思阶级分化与政治经济的逻辑不成立,中国因人多地少矛盾而陷入内卷化、家庭同时作为生产与消费单位、农业与(手)工业可能有主副业关系但必须并存以维持农民生存等,以此为根据观察集体化与市场化实质、农民工进城、非正规经济以至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和模式等问题。其实根本未解决其思路中的一贯问题:内卷化是否另一种意义上的马尔萨斯陷阱(边际回报毕竟在下降)?内卷化是否无法内生出突破内卷化的动力而必须依赖格申克龙式后发国家强力工业化带动?

评分

调和左右努力寻找第三条路。从历史到现实积极发现未来之道。平民底层立场加分,误入政治乱局可惜。华北小农与长三角类型化分析可圈可点,逻辑论证惊险而圆融。

评分

先读完了卷三。卷一二作为代表作还没读,大概核心观点已经明了,暂时搁置下来。

评分

看完李怀印先生后再看

评分

第一本非常棒,满铁资料还是相对比较靠谱的。观点和质疑基本都基于数据和信息采集,对当时华北农村状况所做的结论和推测都较为可信。现在各种地方都充斥着对某些“主义”、“价值观”的狂热,但须知制度和文化是经济社会状况的结果而非原因,一味强调制度和文化,不去想办法根本性改变经济社会现状,不仅愚蠢,而且将会对真正受影响的人群造成巨大伤害。狭隘女权、狭隘爱国、狭隘反帝国主义等等,本质都更多是意淫,持观点者的目的更多的是解决自身的问题,而非解决真正的问题,这就可以说毫无价值了。在中国,不研究和了解农村,是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重大问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