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司·赫胥黎,英国文豪,著名的赫胥黎家族最杰出的成员之一,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赫胥黎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最著名有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社会学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1958)和纪实文学《卢丹的恶魔》(The Devils of Loudun,1952)等。他对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着常人望尘莫及的洞察力,因此使其成为二十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作品中的诸多预言在今时今日看来竟已多数成真。
庄蝶庵,作家、翻译,著有小说《反西游记》《濠上忆旧》《植物人》等,译有《点评本福尔摩斯探案集精选》《重返美丽新世界》《卢丹的恶魔》等,现任教于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晚年最重要的包含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论著,也是其内容最精简、信息量却最庞大的作品。书稿出版于1958年,而本书是国内第一个未删减版本。该作品对二战后人类社会的命运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分析,预言了世界两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未来;同时他还对自己的经典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著名小说《1984》做了详细的比较。舆论认为,赫胥黎对现代人类社会的认识超出普通人50年,在今时今日阅读他的作品,能让读者有一种重新认识了人类社会本质的感觉。
※随《重返美丽新世界》附录《美丽新世界》最新译本。
----------------------------------------------------
在这部新作中,赫胥黎再次运用了他对人类关系的博识,将我们周边的这个真实世界和他那个预言性的1931年进行了比较。这确实让人感觉毛骨悚然,因为你会发现他对遥远未来的那种讽刺性预言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现实……在这个处于变动之中的世界里,《重返美丽新世界》在为心灵增添力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对社会问题进行了严肃而具有清晰逻辑的思考后的产物,其中传达的信息绝不该被忽视。他在其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批判精神早已超越了其早先作品中那种单纯的愤世嫉俗。最后几页尤其令人震动,其中传达了这样一个悲伤的信号:或许人类本身并不希望获得拯救。
——曼努埃尔·布拉干萨,《时间和潮汐》
在《1984》中,人们被对痛苦的恐惧所控制;《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则被对快乐的盲目追逐所控制。
——《娱乐至死》作者 尼尔·波兹曼
反乌托邦的思路则提醒我们,未来也可能是坏的,今天的一切未必事事胜过昨天,而明天的一切也未必事事强似今天。
——王蒙
阅读完本书,整夜里都是人口增长,组织膨胀,深感民主要完,自由要完。但,人固有一死,人总是要死的;社会如果也是呢?社会的出生就注定了社会的死亡,而我们探讨的不过是如何死亡,1984的独裁还是没有苦难的美丽新世界?我们终其一本书,不过是在探讨如何中庸的迟缓刀落下的...
评分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为了梳理一下自己的看法,一边看,一边想到什么写点什么。 18.5.23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对1984和美丽新世界的注解,对极权主义和纳粹的剖析,政党和资本控制了我们接受的信息,用垃圾信息来掩盖真正的信息,用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用煽动来让我们丧失判断力。...
评分 评分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对反乌托邦文学与艺术就产生了极浓的兴趣。反乌托邦三部曲看下来大概只花了一个星期,之后又找来各类蒸汽朋克和赛博朋克,再追溯到《大都市》。最近高三作文中不少人都对《美丽新世界》情有独钟,kindle上普及率最高的大约也是这本名著,以至于语文老师上课...
评分读的过程中频频有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感觉,但不知道这本书的本质是不是真的本质
评分《重返美丽新世界》很短,但却看了将近三个月… 今天终于看完了!不得不佩服赫胥黎的预言
评分遗憾地是赫胥黎都说中了
评分1. 不久前这也禁了那也禁了微博群情激愤,我莫名无感,刷到李海鹏的一条【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惊呆了,这不是我看不上的那个赫胥黎啊!急吼吼找了这本书来看,还是蛮震撼的 2. 以前我真是完全没看懂美丽新世界,莫名其妙的设定居然都有依据,而我只是把对这个世界的厌恶迁怒到作者身上,惭愧 3. 赫胥黎抛出很多问题,让人徒生恐慌束手无策,不过这种恐慌也比听说使女的故事被禁就觉得你国社会不会进步的那种恐慌要好多了
评分元首(宗教大法官)、面包与自由,深受《卡拉马佐夫兄弟》影响。可以料见,在有意识选择情况下,仍会有不少人投身美丽新世界,享受被奴役却“幸福”的消极自由。更让人绝望的是,在《重返美丽新世界》成书半个世纪后,书中警示的大部分内容一一成真,还没实现的基因调控与潜意识劝导预示着愈加恐怖的未来。人类从不缺少洞见,只是大多民众无暇关心,却被统治者巧加利用。赫胥黎称,苏联体制是1984和美丽新世界的结合体,如今,某国继续向前迈进了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