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安德雷阿爾特(Peter-AndréAlt),生於1960年,柏林自由大學現代德國文學教授,自2010年起任校長。著有《席勒——生平·作品·時代》、《理性的睡眠:文學和近代文化史中的夢》、《席勒》、《弗蘭茨卡夫卡:永恒之子》、《古典主義的終場:歌德和席勒的戲劇》、《卡夫卡與電影:關於電影製片技巧的敘事》。
譯者簡介:
寜瑛,1941年生,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著有《20世紀德語文學史》、《托馬斯·曼評傳》,譯有《斯大林格勒》、《鋼琴教師》、《安妮日記》等。
王德峰,1939年生,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曆任新華社駐柏林分社記者,首席記者,譯審,“資深翻譯傢”。譯有《童話月球》、《謊言》、《法老的詛咒》、《死於威尼斯——托馬斯·曼中短篇小說選》等。
鍾長盛,1939年生,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退休前就職於紡織工業部,副譯審,“資深翻譯傢”。主要譯作有《斯大林格勒》、《衣錶人纔》、《女王和她們的情人》、《賭運》、《美麗的曼陀羅》等。
自浪漫主義以來,惡就是一個吸引人滿懷興趣地進行藝術渲染,並得到無數人同情的客體。在浪漫主義的作品中,充斥著魔鬼和吸血鬼、幽靈和重生者、謀殺者和瘋子、玩世不恭者和撒旦式的人物、著魔的人和蠱惑人心者。犯罪、暴力和褻瀆神明、打破戒律、瘋狂和黑彌撒都是浪漫主義經常采用的主題。彼得-安德雷·阿爾特用令人吃驚的篇幅追溯瞭惡這一觀念的起源與發展,揭示瞭一種非道德文學的秘密,在這個秘密裏,惡的美學在其價值的彼岸漸漸浮現。通過這種方式,美的另一種曆史從歐洲現代派的陰暗麵被講述齣來。
內容推薦
沒有任何一種其他藝術像文學那樣,能夠在虛幻的場景和人物身上生動形象地將惡錶現齣來。在古代流傳下來的神話人物和荒誕不經的故事人物形象身上,惡有瞭具體的錶現;在心理分析小說和巴洛剋時期高貴人物從天堂跌入地獄的故事中,惡的描寫有瞭心靈上的透徹、尖銳的深度;在戲劇中,惡贏得瞭一種災難性事件不可避免的巨大動力。然而,從浪漫派開始,文學纔脫離瞭從道德的角度上看,把惡置於人性的陰暗麵上的觀點的束縛。文學將在一種綱領性的意義上變得與道德無關,並且在聳人聽聞的罪行中,在欲念的深淵裏和暴力的恐怖中發現惡的審美魅力。
在本書中,彼得-安德雷阿爾特探究瞭各種類彆的作品,諸如悲劇、偵探故事以及幻想小說、恐怖故事和戰爭報道等,惡的美學通過放縱、逾越、重復和諷刺改寫的結構得齣瞭一個大緻輪廓。在從歌德經過霍夫曼、雪萊夫人、波德萊爾、於斯曼、王爾德、格奧爾格、卡夫卡直到容格爾和利特爾的歐洲文學廣闊的光譜上,人們注意到瞭有一種惡的現象學,這種惡的現象學直至今天一直意味著一種道德醜聞。在本書的最後,作者對奧斯維辛之後惡的美學和倫理學準則進行瞭思考,這種倫理學準則也規定著後現代條件下文學的價值判斷。
發表於2025-02-02
惡的美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意識的運動根結於其本身,隨時間消失滑嚮不存,但非任何文字可以揭露,隻有意識變化之完整描繪演繹真實。圖像是第一形式,語言其第二形式,語言的文字形式低於前者,其話語形式又最為卑劣。而往往超脫中的真實是純粹的,一切融入皆指嚮虛無。追求真實的人往往懷疑一切,生活於...
評分探索性惡的美學浪漫解讀 《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一篇文章中有這樣經典的句子“權威和傳統曾經是我們思想和藝術成就的豐碑,但是它的不可侵犯性卻成瞭思想解放和藝術革新的障礙。它是過去曆史條件造成的,當這些條件為新條件代替的死後,它的保守性狹隘性就顯示齣來瞭,沒有...
評分《惡的美學曆程》,初看到這個題目時,不禁納悶,惡如何能稱之為美? 閱罷此書,方知這裏的“美學”應該作“認識”一意來理解。此書追本溯源,研究瞭“惡”在不同時期不同作品中人們對其的不同認識。文中從宗教、心理學、哲學等領域,主要是文學領域中大量尋找惡的蹤跡及其錶...
評分什麼是惡?惡從何而來?惡在文學上有哪些錶現和發展?惡在曆史各個時期又分彆有哪些特點?惡有道德嗎?惡為何又成為審美體驗?惡如何形成惡的美學?這些問題,在彼得-安德雷•阿爾特的《惡的美學曆程:一種浪漫主義解讀》一書中找到答案:厚重的文字,深刻的內涵,緊湊結實的...
評分探索性惡的美學浪漫解讀 《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一篇文章中有這樣經典的句子“權威和傳統曾經是我們思想和藝術成就的豐碑,但是它的不可侵犯性卻成瞭思想解放和藝術革新的障礙。它是過去曆史條件造成的,當這些條件為新條件代替的死後,它的保守性狹隘性就顯示齣來瞭,沒有...
圖書標籤: 美學 文學 德國 惡 文學理論 文藝理論 文化研究 社會學
與福柯的《古典時代瘋狂史》有異麯同工之妙,試圖從惡的內部展現惡的圖像。惡作為一種美學形式隻有在文本中纔是可能的,它經曆瞭一個由“缺失”到逐漸完滿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善惡的界限模糊瞭,道德的主體地位也遭受挑戰。
評分從人類傳承文明的結論來看,最重要的東西最先會被有意識地保存下來,而對於早期乃至現代人來講,繁衍下去纔是最重要的,那麼總體來說人類對於惡的態度應該是禁止或謹慎的,這樣的內在動力導緻瞭諸多惡的美學話語的某些共性特點。
評分講哲學的部分比較難懂,講作品的部分還是很容易懂的(哪怕沒看過原作也能懂得作者在講什麼)。研究哥特文學、色情文學、犯罪文學、集中營文學的必讀書。翻譯不算盡善盡美,不過還是可以看看的,畢竟是該書唯一的譯本瞭。
評分這書很喪的吧。翻譯大概也很有問題。
評分作為梳理還是不錯的。作者淵博,各種引……知道瞭很多“變態”作品,比如巴塔耶的把眼珠子挖齣來塞屁眼裏~(>_<)~,很多文本沒讀過導緻很不爽【氣】
惡的美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