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1982年生,山東五蓮人,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2012年度上海“晨光計劃”學者,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創新工程青年人纔、城市史學科團隊成員。專業為中國近代史,主要從事交通史、城市史與孫中山等方嚮的研究。
自行車作為一種西洋舶來器物,百餘年間廣泛而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社會。但與中國“自行車王國”地位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自行車的曆史卻幾近人知曉,成為一項學術空白。《自行車與近代中國》是在“西物東漸”曆史大視野下,“自行車與中國”議題的拓荒填白之作。全書共分七個章節予以論述,書中收有不少很珍貴、很有意思的圖片,書後附有15個相關資料圖錶。是一部視角獨特、研究紮實、框架新穎、內容豐富的力作。
資料詳實(其實是因為我對這方麵知之甚少),幾條脈絡都梳理得很清晰。不足之處大概在於時間跨度略長?所言“近代”已經到瞭二戰結束。時間跨度過大就容易造成有些問題流於泛泛。但似乎本來也沒有什麼前作,泛泛也是不可避免的。
评分資料詳實(其實是因為我對這方麵知之甚少),幾條脈絡都梳理得很清晰。不足之處大概在於時間跨度略長?所言“近代”已經到瞭二戰結束。時間跨度過大就容易造成有些問題流於泛泛。但似乎本來也沒有什麼前作,泛泛也是不可避免的。
评分201807
评分匆匆挑瞭感興趣的部分看瞭一下。這本書某種程度而言,可謂是“自行車與近代”資料匯編,正由於此纔感覺分析不足。此外,就近代關於自行車的譯名來看,作者在研究綜述中提到有外國學者進行瞭研究,但在自己敘述部分,並沒有提及那位學者的研究,我很好奇那位學者究竟怎麼看自行車的各種譯名……
评分所以從曆史上看,偷車這事靠官府顯然是解決不瞭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