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涵(Jay Taylor)
美国国务院资深官员,通晓中国语文及事务。曾任职台北美国大使馆,负责政情报告与分析;美国与中共建交后,任北京美国大使馆政治参事,后任职白宫国家安全会议,现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蒋经国传》。
译者:
林添贵
国立台湾大学毕业,历任企业高阶主管及新闻媒体资深编辑人,逢甲大学兼任助理教授。译作极丰,有《蒋经国传》、《裕仁天皇》、《转向:从尼克松到柯林顿美中关系揭密》、《季辛吉大外交》(合译)
发表于2025-04-10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人,如果必须要对此说明,我想说,没有之一。 他任性残忍,善变易怒,天真纵容、软弱妥协,也曾好色。 他信奉基督教,敬奉杨明学,克己,自我反省;他忠诚,坚毅,善于预测、评估形势,他隐忍,民主,以大局为重;他注...
评分今天刚到手。 别的不说,封面就有问题。 拆除塑封,取下红色腰封,被挡住的是公鸡状的地图图案。 不过,时报出版社不知道台湾的“民国”地图是枫叶状而不是公鸡状的么?
评分by罗四鸰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时任美国驻台湾代表的丁大卫萌发了为他立传的念头,不过这位蒋经国基金会顾问却拒绝由基金会出钱写一本官方传记。1994年底,丁大卫赴台湾出席蒋经国基金会董事会议之余,拜访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并请余纪忠先生赞助出版蒋...
评分对现代史一无所知,看文字觉得比较大气,准备读下去。节录抗战胜利那天的一小段场景,供大家管窥。 当天傍晚,蒋来到重庆酷热不堪的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宣布这个消息。他在麦克风前和平常一样笔挺地站立,穿着朴素的军服。他的秘书陈布雷当天生病,因此他本人亲自撰写讲稿。...
评分by罗四鸰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时任美国驻台湾代表的丁大卫萌发了为他立传的念头,不过这位蒋经国基金会顾问却拒绝由基金会出钱写一本官方传记。1994年底,丁大卫赴台湾出席蒋经国基金会董事会议之余,拜访台湾《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先生,并请余纪忠先生赞助出版蒋...
图书标签: 蒋介石 传记 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 民国 中国历史 陶涵 中国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内容简介:一九四九年两岸分治,此后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唯一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领袖,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间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界局势的复杂变换。
哈佛学者、前美国驻华外交官陶涵的这本《蒋介石与现代中国》,通过近几年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以及一系列难得一见的档案,在历史还原到那个风雷激荡的年代,以第三方视角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政治家。他一方面敌视中共,却敬佩他们的纪律与效率;他多次受史迪威侮辱、冒犯,但训斥后便不再记恨;他年少时曾经风流,却对宋美龄情有独钟;他思念儿子却谨守家国分际,不愿用条件与斯大林换回蒋经国。他要求属下忠诚至上,却也会行径残暴,运用一些拙劣的外交手腕。《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是紧扣时代、贴近人物的蒋介石传记。不论你怎么看待蒋介石一生动荡岁月的功过,这本书里他的故事大有可观。
海报:
大中至正 掩卷叹息 媳妇总骂婆婆不会持家 却不知其中的苦衷 等自己熬成婆还不如婆婆呢。作为一本传记 是不错的。PS:有几处错别字,如174页“这个六十一岁的扬基佬”,“扬”应该是“洋”
评分1,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表明道德精神对于维系国力的重要作用,有道德力量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2,抗日虽艰苦,因在长期计划和运筹之中,付出惨重代价后终得胜利,剿共却变数不断,不在把握之内,以失败告终;3,蒋是中国杰出的新式领袖,统一中国、击败日本,展现出积贫积弱的中国的伟大力量,也展现了更多的面对现实的无力,相比之下,中共不土不洋、非古非今,是不择手段的新式土匪、自古以来第一次没有正当旗号的成功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实非国民之福;4,周在中共不可见人的历史中扮演了极重的角色
评分作者的立场倾向影响了本书的客观性。
评分大中至正 掩卷叹息 媳妇总骂婆婆不会持家 却不知其中的苦衷 等自己熬成婆还不如婆婆呢。作为一本传记 是不错的。PS:有几处错别字,如174页“这个六十一岁的扬基佬”,“扬”应该是“洋”
评分作者的名字原来没听过,不过有腰封上这两位推荐,品质自然可以保证,十几度下来也确实不错。比较有意思的是高晓松在几期节目中也讲过两蒋,里面的很多观点和细节都与本书高度一致,不知是不是也看过这本书,反正我读的时候眼前就不时出现高晓松眉飞色舞的样子……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