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山东清平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入德国哥根廷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6年被胡适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季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和散文家。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
发表于2025-04-10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翻译 季羡林 文学 翻译理论 微信读书 正能量 人与思想 中国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本书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字里行间真诚的谦虚、讲道理而不是硬拗人生哲理、不掉书袋的学富五车感,读起来感觉太好。
评分2018/120 前面五章收获较大。后面有几章已经在《读书与做人》里读过了。再后面的感觉有点跑题。
评分在中外交流、民族自信等方面,季老的观点很好地代表了解放后到建国初期的一代老派知识分子,就算有些在现代社会已不再适应或是模糊化,读来还是相当亲切的。勤奋是所有时代的健康风貌和必须的追求
评分低于预期。整本书其实翻译讲的比较少,大部分是文艺理论以及如何学外语(当然翻译与文艺理论也是分不开的)。结集的文章重复的内容略多,所以看起来略枯燥。插一句,季羡林先生的乐观幽默在这本书里有很多体现。
评分1. 季老的文风,一如既往的务实,读来收获颇多。 2. 由重译问题联想到信噪比的概念。 3. 尽量扩展知识面,增加中文功底,根据不同翻译对象来设计和调整自己的译笔。 4. “学外语有如学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一一推下水去,只要淹不死,游泳就学会了,而淹死的事是绝无仅有的。” 5. 全书中后段从翻译引申到考据、文艺评论,其实治学的严谨态度是一样的。 6. 文章不可避免烙上时代印记,试想谁不受其影响呢?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